2)1299 抢苏联的订单交给苏联生产_重生军工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完全能帮404制造飞机零部件。

  他还没说出来,白彦军就说出这样的话,还怎么去争取对方的代工订单?

  中方几名人员小声地交流着,谢凯现在则是不仅跟米格制造厂的阿列克谢研究详细的合作方案,连雄鹰制造厂的斯科勃林也加入了进来。

  谢凯跟两人不断地讨价还价,商量着大家可以合作生产的领域。

  对于两家世界最顶级的战机生产工厂来说,来自中国这样庞大订单,也可以让停工的工厂部分开工,哪怕利润不会太高。他们需要开工,需要给工人发工资。

  米萨维奇夫斯基这位航空工业部部长时不时地插言,双方都没有谈加工费的问题,而是讨论哪些业务的加工可以合作。

  加工成本并不会太高,也没有太大的谈判余地。

  超-7战机的火控雷达及航电系统,谢凯是不会交给苏联人去制造的,苏联人在电子工业方面并不好,还不如国内可以提供的。

  至少,苏联人没有f-14的航电跟雷达系统仿制,也没有偷到美国人的ep-3电子侦察机。

  能提供给苏联人制造的,只有机械零部件。

  比如机翼、框梁、尾翼跟起落架这些机械零部件,苏联人在这方面的制造能力还是相当强悍的,何况他们有着万吨的大压机。

  无论米格制造厂还是雄鹰飞机制造厂,制造这些零部件都是非常拿手的。

  每年的米格-29跟苏-27的制造数量,都是数百架。

  虽然米格-29、苏-27甚至后面的苏-30、苏-33这些战斗机有不少技术缺陷,并不是因为制造产生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造成,而是苏联人在设计时候出现的问题。

  或者连设计方面的缺陷都算不上。

  真正的问题是电子工业

  很多问题的出现,其实不是不可避免。只不过,苏联人在开发过程中,设计时间短,没有进行充分验证,以及航电系统落后无法满足设计需求,最终只能根据制造能力来降低设计要求……

  这些都是电子工业落后不得不做出的一些无奈的选择。

  谢凯还是希望把零部件交给苏联人制造。

  订单庞大,国内生产力跟不上,没办法在短期内完成交付,越多的订单就必须越快的完成,时间拖得太长,会夜长梦多的。

  尤其是跟以色列人的合作,谢凯跟苏联人谈代工,就为了让苏联人帮以色列人生产。

  以色列人生产的战机,很大一部分是提供给印度人的。

  相对于整机制造来说,零部件生产利润要低不少,虽然谢凯并不会因为利润低就不做,可中国生产的零部件交给印度人装配战机,总觉得还是有些别扭的。

  跟苏联人谈妥代工,完全可以转手从中赚取的利润,何况,用轻工业品抵价,这利润不只是生产零部件的那一点了。

  从一开始,谢凯就没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