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3 齐使西行_北朝帝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弘农城旧是王思政所督修,之前宇文泰东征病故、大军败退,北齐军队一路衔尾追杀,曾经一度占领了弘农城,之后则焚城而走,使得弘农城毁于此时。

  后来李泰入朝掌权之后,便委任堂兄李礼成出任弘农,重修城池。新的弘农城迁离了旧址,规模也较之前更加宏大,选址并不像旧城那般据险扼要,主要还是考虑出入便捷、畅通无阻,以便于东西的沟通。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转变,那是因为如今形势较之往年已经不同。之前的弘农也是属于边城,尽管豫西崤函地带也在西魏的控制下,但这种控制并不牢靠,弘农城偶尔还要遭受敌军的进攻。

  可是如今随着豫西防线的加强,以及魏军近年来强势的反推,边线越来越向东推移,弘农城也渐渐成了稳定的内镇,军事上的职能和需求不再像之前那么大,反而需要其更多的发挥东西往来人员物资的交流互动的中转作用。

  这座新筑的弘农城城郭阔大,商贸气息非常的浓厚。城中除了驻军的兵城和居住区之外,其他大部分的区域都是集市、货栈与车脚铺子。

  哪怕如今乃是战时,但是由于弘农城并非大军集结所在,也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反而有更多的行商贾客来到这里。他们相信以王师强大的实力,即便前线战事激烈,也一定不会影响到后方的安全。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随军行止有利可图。霸府近年逐渐放开民资参与军事的一些渠道,主要是在军市方面,让商贾们参与供给一些军需物资,诸如砺石、火石以及替换的毡帐、麻袋等等琐细的物料。

  这些东西霸府下属的工坊当然也能供给,但是规模化的生产往往不能灵活匹配军队的调度征战,就会造成不小的资源浪费。

  因此在霸府开源节流的内政改革中,这些基本的生产职能还是被保留下来,但是不再继续扩大生产,转而将一些琐细的物料列出,转由民间进行收购。这样也给平民百姓日常农闲之余进行手工制造的产品提供了一个变现的渠道,商贾们则承担中间转销的职能。

  同时这些商贾也能通过军市来收购前线军队所缴获的战利品,省去了霸府再将这些战利品内外运输与仓储管理的繁琐事情,可以直接变现为钱帛然后奖酬功士。

  齐人对于西魏的印象要么是地狭民弱、要么是穷凶极恶,繁荣富庶这样的词汇通常不会与西魏联系开来。之前许多从关东投奔而来的士民讲到这一点,也都不免感叹自己过往这一偏见的确是有些狭隘。

  关中较之河北、尤其是邺都这样的大都畿的确是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这差距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而且主要还是体现在城池的规划建设与宫苑馆阁的华丽程度上。关中权贵们并不热衷土木营建,就连皇宫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