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不速之客_雏鹰的荣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怎么利用这种王牌,又是一个新的课题了。

  艾格隆和塔列朗亲王在暗中商议之后,最终得出了结论,要拉拢奥地利人,实现三国之间的暗中默契。

  这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实际上,在1814年第一次维也纳和会的时候,塔列朗亲王就已经和梅特涅、以及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雷子爵一起暗中勾兑,来针对俄罗斯沙皇了,这些阴谋曾经气得沙皇七窍生烟,只是因为拿破仑皇帝意外从厄尔巴岛登陆法国重返巴黎才打断了这个暗中的谋划。

  虽然时移世易,但是十几年过去之后,塔列朗亲王又重新站在了他熟悉的位置上,他自然又打算重拾旧思路,继续为他曾经的欧洲均衡而努力了。

  而且,奥地利人也有着同样的期待。

  对奥地利人来说,法兰西和俄罗斯是一样值得警惕和厌恶的敌人——一个从西面一个从东面压迫自己,而且都怀着称霸欧洲的野心。

  不过,在经过1815维也纳和会之后,通过一系列领土交易,奥地利让让出了所有和法国接壤的领土,让荷兰、普鲁士和撒丁王国顶在了防御法国的第一线,成为了奥地利事实上的“缓冲区”,所以奥地利受到的法国压力反而下降了,至少梅特涅现在绝不必担心来自于法国的威胁。

  但是俄罗斯就不一样了,通过一系列的战争,莫斯科公国宛如充了气的热气球一样疯狂膨胀,向着四面八方拓展领土。通过战胜拿破仑之威,沙皇一口气吞下了整个波兰,同时还从土耳其人那里步步紧逼,割让了克里米亚和比萨拉比亚,已经冲到了多瑙河流域。

  现在的奥地利和俄罗斯拥有着漫长的边境线,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感受“如芒在背”的压力。

  而且,任何一个智商正常的人都知道,沙皇同样拥有着无比饥渴的野心,绝对不会比当年的拿破仑皇帝更小。

  于是拉帮结伙共同遏制俄国的进一步扩张,就立刻成为了奥地利的头等大事,1814年是如此,1830年自然也还是如此。

  只要艾格隆不表现出对奥地利的明显敌意,那么多作为一个不接壤的大国,他在奥地利的眼中就不具备沙皇那样的威胁。

  正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艾格隆故意让特蕾莎来对奥地利泄密,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宫廷当中,亲奥地利一派“坚不可摧”,绝不会主动和奥地利为敌。

  梅特涅老于世故,自然会清醒地看到这一点。

  而且,以艾格隆对他的了解,他也绝对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会主动站出来,支持英国和法国人针对比利时的建国倡议,以此来得到大国的“面子”。

  之后,只要他利用他自己和特蕾莎的旧关系,就可以继续维护和奥地利的友好,进而继续分化神圣同盟,让它在暗中名存实亡了。

  分化对手再一一击破,这是唯一的胜利之道,单枪匹马去面对所有敌人,固然悲壮但结局只能是鲁莽的死亡,这一点艾格隆自然心知肚明。

  在夫妇两个人简短的对话之间,他们已经达成了默契,而接下来,在众人的注目当中,他们一起走到了大厅的中央。

  经过了侍从们的清理,眼下大厅已经非常空旷,乐师们也都已经整装待发,只等陛下夫妇翩翩起舞。

  大型宴会自然少不了舞会,夫人们争奇斗艳自然也是为了这一刻,情场浪子们猎艳也少不了它,它是这个时代社交的核心,此时自然也不例外。

  而艾格隆和特蕾莎面对面手挽着手,不约而同地回想起了美泉宫的那个晚上,那时候那个阴郁的少年王子和懵懂的少女公主,曾经接受过多少注目与祝福?他们又何曾想得到,几年之后他们就成为了一个大国的主人?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