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6章 司马望_最后的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整到三个点上:长安、陈仓和新平。其中长安是关中之核心,是必保的目标,陈仓是蜀军从陇右东进的咽喉要冲,新平则是从安定东进的要地,保住这三地,就等于是守住了关中。

  尤其是是陈仓,是关陇道上最重要的战略要地,魏蜀之间的数次战争,就曾围绕着它来进行,司马望镇守雍凉八年,对于雍凉的山河地理可谓是了若指掌,他到达关中之后,这一项的任命就是调整陈仓的守将,任命越骑校尉王浑为陈仓守将,率兵三千镇守陈仓。

  司马望相信,以陈仓的坚固,就算是蜀军倾其三万人马来攻,也未必能在短时间内拿下,现在正是数九天气,滴水成冰,守军在城内有城垣的掩护可以避寒,而攻城部队在野地冰雪之中,根本就没有机会呆上过长的时间,只要能挨得过这个冬天,关东的大军进入关中,局势便顷刻间可以逆转过来。

  司马望的判断还是准确的,蜀军在豪取陇右五郡之后,停止了前进的步伐,再没有向陈仓发起进攻。这个冬天,魏蜀双方一直保持着剑拨弩张的状态,但一直未做出任何实质性地接触,胜利的天平,在悄悄地向魏国这边倾斜。

  正月刚过,第一拨的魏军就已经从关东进入了关中,显然司马昭急欲地夺回陇右失地,在冰雪还未全部消融的时候,就已经绘司马望增兵。

  随着关东的大军陆续的入关,司马望也开始谋划着向陇西进军的计划,到了二月初的时候,关中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十万,在未动用益州和南线军队的情况下,司马昭能征调到十万大军,已经魏国所能调动的兵力的极限了。

  不管是司马昭还是司马望,都未将偷袭陇西的刘胤放在眼里,在他们的眼中,刘胤不过是一个乘虚而入的小人物,根本就不值一提,魏国的底蕴是何其的深厚,又岂是刘胤这样小小的蝼蚁所能撼动的。征调十万大军来对付他,已经是绰绰有余了,司马昭根本就不会因为刘胤的出现而改变他最初的策略。

  司马望也毫不怀疑,这将是一场没有多大悬念的战争,只要魏国大军挥师西进,这种胜利将会是碾压性的。

  更何况,司马望在出征之前,又接到了金城太守杨欣的密信,杨欣当时迫于形势初迫降蜀,很是懊悔,此次愿意助魏军一臂之力,引羌人进犯陇右,让刘胤首尾难顾。

  司马望大喜,有杨欣在背后掣肘,刘胤想不败亡都难,当即便回复杨欣,要他依计行事,同时也向杨欣许诺,事成之后,一定会向朝廷表奏他担任凉州刺史。当然,这种空头的支票司马望还是很乐意开的,至于将来他坐上坐不上凉州刺史,还得由司马昭说了算。

  有杨欣的援肋,司马望更没有什么理由来怀疑此次西进的成功率,为了尽快地完成司马昭的期望,司马望紧锣密鼓地完成了进攻前的最后准备,亲自指挥十万大军,沿着关陇大道,浩大而进,直指街亭。(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