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章 陛下的封赏_最后的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三大禁军之一,虽然没有羽林、虎贲那样声名赫赫,但也是皇帝的近卫部队之一,不过和羽林、虎贲军不同,虎步营、虎骑营是驻扎在皇宫之外,负责皇宫的外围警戒。此次刘禅特授予刘胤调动虎步营的权力,主要也是这次的行刺事件让刘禅着实后怕,魏国的间谍如此猖獗,而刘胤展示出来的能力则是让刘禅很欣赏,自然对他信任有加。

  这一结果倒让刘胤有些喜出望外,说实话,刘胤还真不在乎升不升官,如果给个无实权的官职,倒还不如坐实了这个中尉右丞,现在拥有调动虎步营的权限,刘胤真有些如虎添翼的感觉,乱世之中神马高官厚禄都是浮云,真正的权力就是兵权,兵权大于一切。

  接下来的朝议自然是关于这些被擒获的奸细的处置问题了,不出意外,他们一律都“享受”了被处死的待遇,对于间谍的处置,任何一方例来都不会心慈手软。

  唯一不同的是,来自魏国的间谍被处以斩首之刑,而潜藏进蜀国朝廷内部的奸细则是被处于凌迟之刑。很显然,刘禅对于这些蜀国的叛逆分子还是深恶痛绝的。

  让刘胤唯一有些担心的就是魏雪舞的事,但好在自己处理的十分谨慎,朝中诸臣显然是不可能知道魏雪舞的存在,这倒是让他放心了不少。

  就在朝议快要结束的时候,殿外的执事太监突然进来启奏道:“大将军姜维在殿外求见。”

  姜维?

  刘胤不禁是心中一凛,咱们的姜大将军从边关回来了!

  对于姜维,刘胤并不陌生,熟读三国的的他知道姜维是三国末期蜀汉方面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大将,也只有他才能和魏国的邓艾钟会吴国的陆抗比肩而立,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姜维一直秉承着诸葛亮的遗志,十一次北伐中原,在陇右地区与强大的曹魏势力相持了近三十年,用以攻代守的策略,维持着蜀汉北境的安宁。

  对于姜维的北伐,历史上一直是褒贬不一的,有人赞姜维心存汉室,为完成诸葛亮未竟之事业,北伐力战三十载,死时见剖,胆大如斗,干宝赞其为“见危授命,投节如归的古之烈士”。但同样对姜维的贬斥之声也是不绝于耳,光禄大夫谯周就曾撰写《仇国论》,讥评姜维“极武默征,民疲劳而骚扰之兆生,上慢下侮,则瓦解之形起”。陈寿对姜维的评价也是“玩众武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后世甚至有将蜀汉亡国的责任一鼓脑地推给姜维的说法。

  但平心而论,姜维是蜀国的栋梁,是蜀国的中流砥柱,或许姜维得为蜀汉的灭亡承担一定的责任,但如果没有姜维话,蜀汉肯定不会撑到公元263年才亡国,或许会亡得更早一些。

  刘胤注意到,方才还谈笑风声的后主刘禅此刻脸色发生了奇妙的变化,笑容变得僵直,神色极不自然,同时诸臣明显地分成了两派,一派人的喜形露于色,另一派的人脸色比吞了苍蝇似乎还要难受。

  首辅大臣诸葛瞻倒是显得很镇定,面容古井无波,但闪烁的眼神似乎在昭示着他内心中的巨大波澜。

  刘禅僵了半天,这才慢慢地呼了一口气,冲着执事太监道:“宣大将军姜维上殿吧。”

  “宣——大将军姜维上殿——”黄门太监用他招牌似的公鸭嗓门高声地在章武宫的门口唱喝道,声音高亢有力,穿透层层门禁,扩散开来。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