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8章 农圣圣家_大苍守夜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腊肉,轻轻点头示意好吃……

  “三公子文道天才,更有济世之才,却不知,对农家之事有无涉足……”

  “有一些。”

  绿衣微微一怔,相公你吹牛皮,你原来是个侯府公子,后来是个文道天才,你对农事哪有涉足啊?你在别人面前忽悠兴许可以,但在这老人面前肯定不行,他是农圣圣家的人,对农事太熟了……

  “哦?”老人轻轻一笑:“不知有哪些研究。”

  “不如你来提问吧!”林苏笑道:“且看我能否答上来。”

  这下有点意思了,绿衣很感兴趣,恨不得先跳出来问几个问题……

  老人道:“作物下地,谁主收成?”

  八个字,其实就是这个时代所有农人的共同探讨,种地嘛,也是有学问的,同样的种子种下去,同样的时间生长成,有的长势好,有的长势差,长势好呢,民众可以吃饱饭,长势差呢,民众就得饿肚子,是丰年还是欠收之年,不仅仅事关百姓的死活,还事关国家存亡。

  所以,天下官吏、天下百姓,都想问一声,作物下地,到底是什么来主导最终收成?

  林苏道:“作物的收成,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种子、土壤、温度、湿度缺一不可。”

  “种子、土壤、湿度老朽自然知晓,但温度却是何物?”

  “温度就是天冷与天热,虽然也有越冬之作物,但总体来说,温度高些,作物生长就会快。”

  “原来是冷热,农家一般不将冷热考虑在内,只因冷热乃是天意,为不可控之物。你能回答这三般关键,的确对农事有所涉足。”老人点头道:“如果让你来改良农事,你能有何作为?”

  如果说第一个问题是常规性的知识问题,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深奥了。

  如果拿到殿试试场上,也是一篇伤脑筋的大文章。

  其实在以往的科考试场上,还真的出过这样的文章,如何改良农事……

  林苏道:“老先生这个问题,其实在海宁江滩,已经给出了回答。”

  海宁江滩?

  老人微闭双目,绿衣也在思考……

  林苏道:“老先生,在你看来,海宁江滩的农事如何?”

  “当然是好得无与伦比,这也是老朽专程留下的根本原因。”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好?”

  “因为民众卖力,因为土地肥沃,还因为这里有充足的水,作物生长得天独厚。”这是老头经过几个月时间实地考察,总结出来的经验。

  “那老先生有没有想过,民众为什么卖力?”

  老头愣住了。

  民众卖力需要理由吗?

  这也需要问个为什么吗?

  林苏道:“民众卖力,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种出来的葶米,葶米花都是他们自己的,他们是在为自己做事,所以,他们睡五更、起半夜,哪怕汗珠掉地摔八瓣,也甘心情愿!”

  老人深深叹口气:“是啊,其他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