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这是个大胆的目标!_从煤老板到工业大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样的想法,真的是天马行空!”

  晏景不得不感叹,“据我所知,进口的液压支架,使用的钢板强度普遍不过是700MPa左右。”

  章成望看到晏景震惊的样子,但也看出来院长言语和情绪当中的质疑。

  他连忙提醒道:“后面也写了,如果使用500MPa的钢材,也能达到仪器设计要求。他并没有强制要求采用的钢材强度在1000MPa以上。”

  “这倒也是。”

  晏景点点头,“这里也说了,钢材强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仪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如果钢材强度比不上进口设备,可靠性自然也就跟不上。”

  “决定液压支架寿命和可靠性的,可不仅仅是钢材。液压元件才是其中的重点,我们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呢。”黄山岩皱着眉头。

  “你说的很对。”

  晏景继续低头翻看材料,正好看到了液压元件的章节,心里顿时又起波澜,“这里建议咱们采用进口液压元件。国产液压元件,需要另外单独研究设计。”

  他抬起头,感叹道:“看来仪器设计者,也知道目前咱们国内的技术水平,并没有完全是大放厥词。”

  “电液控制系统,这里的说法也比较中肯。咱们国内在这方面的技术水平依旧是零。”

  “设计者也建议咱们采用进口电液控制系统,从而提高移架速度,能够跟上煤机的运行效率。”

  “如果是采用自产液压支架,配套的是进口的煤机和刮板机,整体的效果决定于木桶原理。液压支架的移架速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产效率。”

  “唉,这里还是给出了另外一套方案,采用手动方式控制。不过后面还特意补了一句,不建议采用,因为工人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

  “这不废话吗?自动化肯定比手动更安全,更加高效!”

  晏景一边看着材料,一边满心震撼。

  同时嘴里时而赞叹,时而骂骂咧咧。

  黄山岩也凑到旁边,跟着议论道:“这里面仪器各部件的设计,挺详细,看起来也挺巧妙的。支架采用的是四连杆机构,这个技术上世纪六十年代苏联就发明了。不过这里他做了很多改动和创新,很有自己的想法!”

  “确实是啊,他这个设计,说是能把重心压下来,靠后一些。达到最大采高6.3米的时,重心高度大概是1.82米。这个数据,看起来不错。”

  “要是试验证实,他这个设计是对的,那就对支架的稳定性提升很大!”

  “对支架的纵向和横向稳定性方面,也做了特别的设计!”

  ……

  他们凑在一起,研究了一整天。

  不知不觉天都黑了,依旧意犹未尽。

  当天晚上,晏景就通知秘书,联络大采高液压支架研究组的所有专家成员,第二天早上九点开会。

  大家都还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