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撬动整个煤炭产业的支点_从煤老板到工业大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期十五天的军训,终于迎来最后的汇报表演。

  各班方阵,整齐划一的走到主席台前面,接受领导的检阅。

  王笔特意去买了一台相机,站在主席台旁边,给资勘二班不停地照相。

  与此同时,晏景带着研究组的成员,等在了煤机楼下,严阵以待。

  不久之前刚来过一次的煤炭工业协会秘书长张虹,从燕京坐飞机过来,直接来到了理工大学。

  简单寒暄之后,他们走进煤机楼,又在那台掩护式液压支架下面站定。

  张虹之所以急匆匆赶来,不为别,“电话里,听说你们已经对大采高液压支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晏院长,你们的研究,进展到哪一个步骤了?确定了明确的研究任务目标,甚至是理清了仪器涉及的工作原理,甚至已经有了基本结构型号?”

  国内大采高液压支架,从零开始研究,路漫漫其修远兮,需要走很多步骤。

  甚至有可能走很多年的弯路。

  听说取得了研究成果,但其实她心里并没有抱有太大的期望。

  不过还是来了,表示重视。

  “我们的目前的研究成果,已经设计定型,可以直接生产样机,甚至可以进行试生产实验。”晏景注视着张虹的表情。

  “什么?”

  张虹的表情是非常精彩的。

  晏景把手里一份汇报总结材料递了过去。

  这是他们从王笔执笔的那份完整的设计方案上面,截取的关键技术参数数据,以及国内外液压支架的相关数据对比。

  “我们对大采高液压支架的研究,已经进行到非常深入的阶段!”

  “我看看。”

  张虹拿起汇报材料,入眼便看到封面硕大的标题:6.3米大采高液压支架设计方案汇报总结!

  她瞪圆了眼睛:“6.3米高?”

  “是的,我们根据西同煤矿的矿山地质情况,量身定制的液压支架。”

  晏景自始至终都没有提起王笔的名字。

  不是要可以掩盖王笔的功劳,而是因为这样一项实用性研究,一般来说都是由知名教授,甚至是院士牵头领导。

  如果说是一名大一新生作为主导完成,恐怕是难以服众。

  也就难以申请到足额的研究经费。

  这事,也是得到了王笔的首肯。

  王笔跟晏景说过,不在意虚名,但如果仪器制造成功,就得想办法帮他解决五百万贷款的事情。

  他急着用这笔钱去开煤矿呢!

  张虹嘴角抽了抽,满腔情绪,却不知该用何种语言表达出来。

  过了良久,她才不可置信的说道:“我前段时间刚去过商都煤机,他们那边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液压支架的研究设计。根据焦经理所说,他们首先从4.5米采高的液压支架开始起步。你们这,直接6.3米,而且是为西同煤矿量身定制。一时间,我竟有些怀疑自己。”

  我们也在怀疑自己。

  晏景其实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