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投资有着落了_从煤老板到工业大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笔从矿山下来的时候,看到李成化的办公室大门敞开,便走了进去。

  “学长,走,下班了,一起吃饭去,今天吃鹅肉!”

  “好。”

  李成化收起面前的矿山资料,走了出来,锁门的时候看到王笔心情愉悦,笑道:“今天有什么高兴事?”

  “投资的事情有着落了。”

  王笔嘿嘿一笑,“神奇煤矿公司老总明天到咱们矿山上视察。”

  “那我们得做好迎接准备,展现我们矿山的精神面貌!”李成化第一反应却是严阵以待。

  “我觉得矿山现在挺好,不用多做准备。”

  “我让人连夜制作欢迎标语,明天早上去打印,布置个会场吧。”

  “行。”

  “对了,有个情况,我要向你汇报一下。”

  李成化跟王笔并肩行走,边走边聊:“最近得水县这边,煤矿方面,有一些状况。得县煤矿公司经济状况不太乐观,找市里的锦绣煤矿公司投资,甚至商谈了收购的可能性。”

  “哦?”王笔不由得竖起耳朵。

  “得县煤矿公司的经营状况糟糕,已经不是最近才这样。前年、去年,他们都找过得水煤矿,当时我还在那边,参与了谈话。县国资委主任以前就希望我们能投资或者收购得县煤矿公司,我们去视察之后,拒绝了他们的提议。”

  “得县煤矿公司旗下的洗煤厂厂长周午山,经常给我打电话,催促我们矿山加大产量。”

  王笔有些想不通,“按理来说,他们洗煤厂经营状况非常不错啊,收益肯定也不低的。”

  李成化对此是很了解的,徐徐道:“得县煤矿公司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营不错的,当时煤矿每吨能卖一百多元,按当时的物价,可不便宜。到了九十年代初,政策放宽了煤矿开采的门槛,大量私人煤窑如雨后春笋,全国煤矿产量激增,把煤矿价格迅速拉低,每吨煤甚至才三四十元,成本加上运输费,可能都不赚钱。”

  “市场就是这样,起起伏伏。”

  “得县煤矿公司曾经也辉煌过,职工人数上千。到了九十年代,熬了几年,风雨飘摇,勉力支撑。这十来年,得县煤矿公司的经营,每年基本上都是亏损,靠县里的补贴过日子。得水煤矿的矿权,就是神奇煤矿公司从得县煤矿公司那里买过来的。”

  “近两年煤矿市场逐渐转暖,正常经营,不可能亏损吧?”

  “其他煤矿公司都赚钱,得县煤矿公司有些特殊。一方面是煤矿山资源濒临枯竭,另一方面职工众多,要承担在编职工的高工资,真正干活的人不多。长年累月的亏损,积重难返。”

  李成化说起煤炭历史,不无唏嘘,“最近两年,得县煤矿公司频繁主动联系买家,主要是因为公司有八百多万的贷款,近期需要偿还本息。以他们的财务状况,肯定是拿不出这笔钱的。县国资委那边,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