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0章 “养殖区”_1168_调教贞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打上一遍又一遍吧。

  所以。在暂时停下了征战的步伐之后,趁着那些势力都被自己所表xiàn出来的强大实力给“吓”住,立花贞宗就开始将本家那一套受了天神指点的行政管理手段给拿了出来。

  得亏之前那一个冬天,立花家不光是训练出了数量庞大的兵卒,同时还通guò招募、考试等手段挑选出合适的人选经过悉心的培养,造就了一批“行政管理”人才。

  在这些人才带着足以守住战果的兵卒赶到各自管辖的地盘上后,开始统计战后的损失、清理当地的豪强、匪患、重整当地势力、推广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的新型农作物等等一系列的动作。同时,还不忘颁布募兵令,招集更多的兵源。

  而这些兵源,在没有经过训练之前自然是不会派到前线战场上去,不过,却可以做为地方上的军事力量。而且在辅助那些行政人才维护地方治安的同时,正好也能起到练兵的效果。

  随着照搬了立花家在自己地盘上施行的种种安民和促进发展的政策被实施下去,再加上扶桑这边地广人稀和社会形态的特殊性,被打下来的地盘到是被接管的相当顺lì。

  不但没有发现什么民变之类的问题,而且老百姓们对于那些政策还有募兵令的态度都还算比较积极。特别是当那些免费的新型农作物种子被放下去之后,更是收买了不少的民心。

  俗话说得好,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农业的问题解决之后,做为内政总管的郑成功,当即就利用在三桅战船的保护下开辟出来的航线,向这些新占下来的地盘输送出大量的商品,同时也带去了不少的人口。

  人口,其实一直都是制约古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因素。虽说并不是人多就代表着国家强大,可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口,一个国家不说发展壮大,能不能守得住都是个问题。

  而这些人口的来源,一部分是通guò迁移新地能获得土地等政策从扶桑其它区域里自行“上钩”的百姓,而另一部分则是花钱从大唐、新罗等地大批量采购来的奴隶和工匠。

  甚至于还有一些人是来自突厥、契丹、回纥以及吐蕃等地,由于扶桑这边将会成为一个类似于“养殖区”的所在,这种民族大融合的事情非但不是件坏事反而是件好事。

  毕竟扶桑人的个头和体形都偏矮偏瘦,某种程dù上来说也算是先天不足。有了这些外来的人口,特别是那些生来就强壮的种族,经过血脉的“杂交”之后,总能培育出更好的人种。

  而且,随着外来的人口越来越多,纯种的扶桑人也就会越来越少。有朝一日,扶桑势必会成过历史。而大唐时空的未来,自然也就不会再有什么日本人出现了。

  当初李安然选择扶桑做为自己在海外的第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