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72章 到达预定海域_特种岁月之弹道无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入口。

  出海之后一般先吃米面、蔬菜、水果,到最后再罐头,因为蔬菜保存期短,在艇上的低温库房里,一般的蔬菜只能保存15天,而后来开发了密封袋里填充氮气的手法来保持蔬菜新鲜度,不过也只能保存45天而已。

  好在这艘潜艇不会走太远的航线,这次去南方某海域也是训练为主,时间45天,因此在艇上的兵全程都能吃上新鲜蔬菜,算是比较幸福的一件事。

  靠着帮厨,李正在艇里又熬了两天。

  这天中午刚吃完饭就接到了艇上的通知,说是即将到达预定海域,让蛟龙小队的人全都做好准备,预计晚上七点多进入计划坐标,在那里将会进行水下渗透突击训练。

  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但紧张里有略带一丝兴奋。

  李正期盼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今晚就能验证自己到底能不能克服心理障碍并通过水下科目测试,能否具备三栖作战能力。

  至于到达时间是晚上,这让科目又增加了不少的难度。

  水下渗透科目李正倒是接受过相关的训练,简单点说就是特种部队小分队的一种远程投放渗透科目,通过乘坐潜艇部署到目标附近,在距离海岸线几公里的地方将小分队从投放到海底,小分队入水后将会利用微型水下推进器和定位装置到达指定的海滩并登陆,上岸后根据作战计划实施侦察、突袭、营救等等行动。

  这个科目是水下作战里难度极高的一项。

  其难点主要在于两方面——

  一是出舱。在水下潜艇中出舱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潜艇干甲板掩蔽舱(DDS)。

  这是一种由潜艇背负,用于船输送蛙人载具、蛙人、小型UUV等的特种输送平台。

  严格意义上讲,DDS并不是蛙人水下机动装备,因为其本身并无动力,只是搭载在潜艇甲板上,由潜艇运载。

  这种载具里又分干湿两种模式,属于军事领域的高科技产物,目前世界拥有此项技术的国家十分少。

  还有一种就是从潜艇在一定的深度(通常不超过五十米潜深)时对艇内运载的特种作战小分队进行投送,投送手段就是爬管子。

  从手段上看,当然是DDS这种运载舱模式更为先进,因为运载舱内能放置诸如MK-8型水下微型推进器,或装载充气橡皮艇及小型蛙人运载器等装备。

  从鱼雷管中爬出,能携带的装备相对就没有运载舱那么多,能带上武器装备和小型推进器就已经很不错了,并且推进器也不能携带太大的,因为鱼雷管子的口径最大也不到一米。

  蛟龙队员进行这种训练并非PLA没有类似的运载装具,而是特种部队任何时候都要进行最原始的作战手法训练。

  比如你不能因为有北斗就放弃最原始的用指北针进行方位角行进,不能因为有坐标定位功能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