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8章 大兴西北,秦州一统_我有一本气运天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架子,身为铸造州鼎的正统人王还不至于如此。

  答案只有一个,西北佛寺在帮助夏国维护统治。

  出现在大散关外的二十万兵马不是虚数,其中大半来自西北兵源。

  乌蕃国人道争锋失利的情况下,周柏和佛教达成协议,允许夏国境内传法。

  大胜之后还要妥协合作,是无奈之举,却也是最有利的办法。

  西凉都督府毗邻乌斯域,如果双方不能和解,夏国未来最少要在西凉都督府屯驻十万级数的强军,乌蕃国也无法全力经营内政恢复元气。

  北境未下,真龙未成,实在无力分心域外,更何况佛道也能成为他的助力。

  那一日镇压梵行等高僧,成功降服万余佛兵之心,第一支大夏佛兵军团旋即成立。

  周柏亲授军旗,赐号金刚军,只要经过一年半载的军阵操练,实力绝对排在禁军前列。

  公布设立都督府的第二天,周柏接着任命数位得道高僧为大夏道录司官员,下令对西北佛寺登记造册。

  以后道录司将同时监管境内仙、佛两道,凡入道修士及受戒佛修行走各大城池,皆需度牒,随意涉足者将受龙虎法网镇压。

  当然,拥有度牒的西北僧道,便可如大夏其它正修一般,享受诸多国家福利。

  诸如停驻城池受气运加身、官方道院佛寺进修、接取任务获取资源,有资格成为参军为官等等。

  超凡之辈向来不受管束,定州基本盘当初推行此令都有些不稳,更何况是新设的西凉都督府。

  王令一下,秦州乃至西北大地沸反盈天,各色气运升腾,混杂不清。

  如武威老王一般的八郡老旧贵族被周柏亲自接见过,他们深知能打败乌蕃的夏国多么可怕,还能稳住郡府(国都)之地。

  但下面一些西北土豪以及部分被除名的小国贵族,却是趁机大势鼓噪,一时间处处烽火,俨然有威逼朝廷之意。

  有的僧人修士在他们背后撑腰,有的则是独来独往制造混乱,只有少部分看清大势主动前往官衙录籍。

  同治十年一月二十五日,在这种动荡背景下,西凉都督府大小官员开始进驻西北八郡。

  秦州镇西郡边境,一支三万人的夏国大军迎着黄沙前行,不远处正是西凉都督府的武威郡地域。

  三万人中只有三千禁军,大部分是尚未锻体大成的守备军卒和民兵,但他们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忠心,对大夏有深切的归属感。

  三万人军队之外,则是一支规模不小的道官团及人才团,如百业工匠、想要教化西北的大儒士子、前去开设分店的商行掌柜、修路的工程队等等。

  “古往今年多少文人志士于西北建功立业,只为纳此地为中原……尔等如能完成设置凉州之功业,本王不吝升官封爵之赏。”

  “我等谨遵王命,教化生民,大兴西北!”大军后方,一群戎甲文袍的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