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五章 孔明灯_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甚至有村民大过年的在家门口骂娘,自己家放在门口的水缸碎了。不用猜,肯定是那帮熊孩子干的。

  一群村里的年轻人聚在一起。

  竹篾、报纸、铁丝等材料摆在中间。

  “在干嘛?”江宁没看出他们要干嘛。

  “江哥,新年好!这是做孔明灯。”有人回答。

  “孔明灯?”

  江宁上辈子在城市也见过,但那种很小,一根蜡烛就能飞上天。而且为了没有安全隐患,避免火灾发生,据说孔明灯用的火也是特制的。

  农村制作的孔明灯,燃料一般都用割了松香的松木,易燃,而且烟大,更容易让孔明灯升空。

  孔明灯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而在农村,纯粹就是为了玩。

  大家也知道,之所以叫孔明灯,就是传说这玩意是诸葛亮发明出来的。

  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孔明灯就孔明灯,怎么还把鞭炮弄过来了?”

  “一会挂在上面,绑一根香,等它到天上自己点燃鞭炮。”一小伙介绍道。

  不得不说,还是你们会玩呀!

  他们分工合作,一部分人粘贴报纸,做成一个长筒状,高三四米。一部分人则是做孔明灯的底座框架。

  不多时,一个巨大的孔明灯就做了出来。

  他们将“燃料”挂上去,点火,将干瘪的孔明灯鼓胀起来,大家捉住孔明灯的下摆,不让它立即飞走,然后把准备好的鞭炮也挂上去。

  “一会跟紧点,不要搞得火烧山。”有老人提醒道。

  他们这里放孔明灯,是有人追着孔明灯跑的,在孔明灯落地前接住它。

  据说,前两年为了追那只孔明灯,有人跑了二十多公里路。

  事实上,孔明灯引发的火灾是很小的。中途可能会掉下来火点,但还没落地就熄灭了,就跟很多流星一样。

  而有些追不上的,大多数落地都是因为“燃料”耗尽,落地自然也不能引发什么火灾。

  “放心!这次我们踩自行车追。”

  “踩个屁的自行车,它会乖乖顺着大路飞?”那家伙话音刚落,就被老人教训了。

  江宁在一旁看着这“飞升仪式”。

  升空过程很顺利,今天没什么风,所以在上升的过程中,左右移动的幅度不大。可当孔明灯高于周围的山体时,开始朝其中一个方向飘走。

  “追击队”开始出发。

  没有飘远,挂在上面的鞭炮被点燃。

  众目睽睽之下,孔明灯在上面自燃了。

  好了,不用追了。

  “是谁建议将鞭炮挂上去的?”大家开始“问责”,追究责任。

  都看得清楚,是鞭炮爆炸引发的后果。

  “都看我干嘛?当时你们也是同意的。烧了就重做一个呗!”

  要是以前,损失个孔明灯,感觉损失还挺大的。他们之所以去追,其实也是不想被别人捡走。

  但现在,一个孔明灯值多少钱呀?就那么一点报纸而已,没了就重做。

  于是,大家只好重做一个。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