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七章 学校实验室_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点实习生无妨。”

  老板都这么说了,赵金山也就点头:“行,那就再加50人。”

  陈校长他们鼓掌叫好。

  江宁继续跟王老师说道:“今年起,我还会搞点别的农产品试种。王老师,您要感兴趣,可以带学生过去,我也按实习生的待遇给。”

  王老师一听,大喜:“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随后,餐桌上的气氛浓烈起来。

  江宁还向陈校长承诺,将捐一批现代农机给学校。

  农业大学是为农业提供人才,未来的农业,是机械化的趋势。起码未来三四十年都是如此。而他们这所学校,像样的农机都没有几台,学生们接触不到农业方面的机械,这是不好的。

  此外,他还将在大学成立一个实验室,进行一些高科技农业的试验。

  “欢迎、欢迎!”陈校长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

  众多大学中,农业大学是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类型。

  就说留学方面的资源吧!几乎都集中在首都的名校,像他们农业大学的学生,想要出国留学,那几乎没有可能。

  之前那位陈水圆是个例外,专业更好和农业有一点关系而已,其实还是偏向工科。

  倒也能理解,像留学生,一个月国家就提供四百多美元。国内的平均工资才四五十元人民币。本来外汇就紧张,肯定得支持国家更需要的学科人才。

  另外,在政府拨款上,农业大学依旧干不过其他大学,甚至说相差甚远。

  如今,江宁要在他们学校成立一个实验室,肯定是大好事呀!

  陈校长当场表示,把校内一块地划入江宁的实验室。

  既然是做农业方面的实验室,肯定不能少了试验田。

  “多谢校长支持,等实验楼建好,也欢迎学校的师生们加入,共同探讨农业的未来科技。”江宁还表示,这个实验室将投入千万资金。

  在场的校领导都感觉要疯了。

  他们学校,去年政府的拨款都没有这么多。

  不得不说,在这个年代,一千万真的是一笔巨大财富,相当于后世的几十个亿。

  那么大的一笔投资,难怪校领导都感觉要疯了。

  在后世,清、北等几家顶级学府,每年的经费超百亿。但在八十年代,也不见得这些院校能有多少经费。

  高校的经费爆发期,是在2000年之后。

  在后世,青花大学总被吐槽,用着最多的经费,替美国培养人才。

  在这里,我们就得搞清楚一个情况。青花大学是靠庚子赔款建立起来的,被美国收割人才,自然也就不可避免。

  据统计,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1078万余美元,大部分都用在了青花大学上。

  “实验室主要是为我们的研究所服务,算是研究所的一个小分部吧!”江宁给实验室定位。

  ……

  如此重大的利好消息,学校在江宁离开后,立即大肆宣传,整得全校皆知。一时间,农业大学沸腾起来。

  学生们在校园疯狂讨论着江宁的事。

  不久后,江宁的照片被贴在了学校的名人墙上。如此给力的校友,可是他们学校吹嘘的资本呀!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