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四章 渔村发展_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0元。鱼膘和鱼头可作药材,通过层层转手,最后流入药材商和药店。

  尤其是黄唇鱼的鱼膘,黄金都不是它的对手。

  王宏远的父亲,也算是老渔民了。

  他笑道:“其实黄唇鱼口感一般,其肉呈瓣状,较粗糙,还不如大黄鱼鲜美。”

  说实话,在他们这沿海的老渔民,吃过黄唇鱼的不在少数。王父也不例外,小的时候就吃过。

  那时候,黄唇鱼虽然也贵,但没有这么离谱。

  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几乎什么都便宜。

  江宁想了想,点头:“叔叔,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王父一听,顿时开心得不行:“客气什么?不就是一条黄唇鱼嘛!你要是要,以后捕捉到,都给你送去。”

  “行呀!到时候我花钱买。”

  实际上,也没有多少年可以捉的了。到时候,黄唇鱼会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捉到了,基本上要当场放生,否则后果自负。

  “老王,这位就是江老板?”

  这时候,一个中年人凑过来。

  王父给江宁介绍:“他是我们村的支书。”

  江宁很给面子地跟对方握了握手:“您好!您好!”

  村支书显得很热情,这种言行举动,江宁见多了。在响石镇,几乎所有村的村长,都差不多这副面孔和态度。

  “叔叔,我听宏远那家伙说,要留在家乡,帮家乡发展。”

  王父叹了口气:“可不是?我头疼着呢!”

  即便村支书在这里,他也当面叹气。

  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就指望他到城里安家落户,以后脱离农村户口,成为光鲜亮丽的城里人。

  村支书郁闷道:“小远留在村里,帮村子发展,我看挺好的。老王,在家乡也是有发展前途的。你看,人家江老板,同样是大学生,也是在农村发展,不也挺好的吗?”

  作为村支书,他当然希望人才能留在家乡,帮助家乡脱贫致富,就像江宁一样。

  不要说跟双河村一样,只要能达到双河村十分之一的繁荣,他这个村支书就心满意足了。

  只要王宏远留在村里,以后他甚至要把位置交给王宏远。

  “怎么能一样呢?我们这是渔村,靠捕鱼为生,有什么前途?”王父摇头。

  江宁笑道:“渔村也是有发展的,就拿捕鱼来说,发展远洋捕鱼是未来的趋势。想要捕获更多的海洋资源,就得跑远一点。

  当然了,这需要资本,没有大船跑不远的。

  事实上,海上的资源比我们陆地上多得多。一些珍贵的资源,我们甚至可以出口。”

  “啊!出口?”村支书顿时瞪大眼睛,立即来兴趣了。

  “什么鱼可以出口呀?”

  挣外汇,谁不喜欢呀?

  “很多呀!金枪鱼知道吧?”

  “金枪鱼?听说过,但我们村没有人捉过,近海几乎找不到的。”王父说道。

  “金枪鱼很贵?”村支书却问。

  江宁点头:“嗯!在岛国,金枪鱼,尤其是蓝鳍金枪鱼,是最贵的食材。这么说吧!只要捕捞到一条蓝鳍金枪鱼,一夜暴富不是梦。

  一条蓝鳍金枪鱼,他们通常都是卖好几万美元,甚至几十万美元。”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