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六章 走立顿的路_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家就喜欢和红茶,这也是我们的茶叶走不出去的重要原因之一。

  接下来,我会在你们这里投资两千万以上,建制茶厂,成立公司,开发一个红茶的品牌。你们要做的,就是大力发展红茶的种植。

  我要的是高品质的红茶,所以品种改良很有必要。

  当然了,改良一个品种,不是三两天的事。暂时只能用这种红茶,我试着搞几个产品出来,到海外试一试水。”

  此话一出,在场的县领导们无比欢喜。

  当小弟有什么不好?

  这不,大哥送温暖了。

  他们县属于贫困县,两千多万的投资属于很大的投资项目。更何况,这能带动他们县的茶叶种植和销售,惠及到很多茶农。

  “原来国外喜欢红茶,难怪了。老洪,我们县从现在开始,要大力发展红茶种植……”县长高兴道。

  江宁告诉他们,茶叶市场很大,不说我们国内,国外也一样。

  说起来,英国等国喝茶,跟中国也有很大关系,他们最早喝到的茶叶,就是从中国万里迢迢运过去的,极其昂贵。

  茶叶从中国运到英国,耗时近一年,风味与品质与原产地的新茶不可同日而语,英国贵族发明了往红茶里放牛奶和糖的喝法,很快,这种提神醒脑的东方饮品就风靡了英国上流阶层,并被认为可以缓解偏头痛,茶叶逐渐成为那个时代的奢侈品。

  随后英国航海技术的发展,使得茶叶的价格慢慢降低,逐渐走向民间普通人的家庭,到了18世纪中期,不仅是上流阶层,就连普通的工人也已经手不释杯,英国每天的下午茶更是必不可少,对茶叶的需求量极大。

  那时候,西方国家跟中国搞贸易,基本上都是送钱。

  没办法!无论是瓷器,丝绸,还是茶叶,中国的都是最好的,几乎是垄断的地位。

  中国茶商主导着茶叶价格,这令英国人耿耿于怀,为了尽快改变这种贸易现状,英国开始从中国以外的其它地区获得茶叶,并在其殖民地印度尝试茶叶种植。

  他们甚至派出商业间谍,跑来中国本土偷师。比如怎么种植、管理,采摘等等。

  不仅获得了多类茶种,还详细记录了茶叶种植技艺、制作发酵等的流程与方法。

  因此,某种程度上说,世界一流品牌大吉岭红茶与中国茶有着很深的渊源。此后,印度茶的品质相比中国茶毫不逊色,逐渐被英国等西方民众接受。

  江宁要做的,就是抄袭立顿红茶的路子。

  比如一些后世比较经典的款式,先搞出来,少走些弯路。

  比如拼配茶。

  我们知道,茶叶的香味、口味、随着土壤、气候的变化会有不同。即使是同一个地方的同一种红茶,每年味道都会有细微差别。为了保证所有的黄牌精选红茶的味道都能标准化,立顿雇用大批品茶师,采购全球红茶进行拼配,使得每一年的拼配比例都不一样,但是能保证口味相同。

  还比如奶茶等系列,都是爆款呀!

  县长直接让江宁随便圈地建厂,那么大的厂,还能解决不少当地的就业问题,何乐为不为?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