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章 搭大棚_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代,是中国钢铁产业的关键时期。比如宝钢,就是这个时候建设起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这之前,钢铁工人的典型形象就是戴鸭舌帽、拿大铁钎、戴防护镜,在炼钢平炉前操作,钢花四溅,感觉非常光荣。

  事实上,那是落后的平炉,工作条件非常艰苦,能耗高、效率低、质量差。

  于是,国家启动宝钢的建设,直接引进当时国外最先进的炼钢设备。包括2050毫米热连轧机、1900毫米板坯连铸机、2030毫米冷轧机等。

  也是从这时候起,我国的炼钢设备开始走国产化,逐渐吃透国外的技术,实现设备国产。

  正是如此,才会说宝钢的出现对我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说白了就是使用金属的历史。

  从最早的青铜,到后来的铁,再到各种特殊钢材、金属材料。

  现代文明,完全就是钢材支撑起来的。在这个时代,哪个国家炼钢多,就意味着工业化程度高。

  江宁清楚,眼下要在这几百亩地覆盖钢支架,难度有点大。所以,他只好求其次,暂时用竹子、木材等代替。

  村里的那片竹山,老竹子基本上被砍得七七八八。

  为此,江宁还向村里支付了一笔钱。

  他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不能总薅村子的羊毛,要是砍一点,倒也无所谓,但现在整片竹山都被自己霍霍掉。

  “扎牢实一点,不能风一吹就吹翻了哈!”江宁跟大家说道。

  其中,大棚的高度也是有严格限定,以及进出口等。

  “大手笔呀!真壮观。”有位老村长在边上赞叹道。

  让他理解,那就是要把这几百亩地盖上一个透明的屋子,绝对是他以前无法想象的。江宁砸了多少钱下去,他们也不敢去想。

  人家挣钱多,但花钱也多。

  只能说,年轻人的胆子是真的大。

  江宁听后笑了笑,暗道:您是没见过后世的那些规模,比如鲁省的寿光,大棚的规模达到几十万亩,那才是真正的一眼望不到尽头。

  二三十年后,寿光那是国内最重要的菜篮子。

  不过,现在寿光还没开始搞,要再过两三年。

  到89年王乐义召集村里党员推广大棚蔬菜种植,带领16个人做了当时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或许,王乐义他自己也想不到,自己这个冒险的决定,会改变整个寿光的命运。

  据说,他们砍掉了20多亩快要成熟的玉米。这在粮食金贵的年代,确实是冒着巨大的风险。

  好在他们也有个好领导王伯祥,表示一切损失由县里兜底,政治责任他来扛。

  江宁忍不住心想:自己这算不算是截胡了?

  不会把寿光的机遇给弄没了吧?要是那样,罪过咯!

  很快,何国忠也跑过来帮忙。技术活他可能不会,但搬搬抬抬的,他还是没啥问题的。

  周大利走过来:“江兄弟,过两天会有新闻记者过来采访,留意一下。”

  他们省的农产品创下亿元订单,这在国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省城要搞农博会,所以顺势推波助澜,安排记者过来,做一个报道。

  “来就来吧!”江宁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