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六章 生产线设计_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

  经过众多老中医的谈论研究,稍作修改,把药效再提高一些,更有针对性。用秦老他们的话来说,三包冲剂下去,绝大部分的感冒患者都能痊愈。

  制作这款中药感冒冲剂,秦老他们采用了十几道工序。

  所以,要生产这款药,生产线也不简单。

  江宁早有准备,托关系找了相关的人才,针对相应的工序,设计生产线,需要什么设备,他就去采购。国内的没有,那就从国外买。

  “江老板,大概就是这样。这条生产线,从设计上来讲,绝对是没问题的。”设计师跟江宁顾青保证道。

  顾青也是被高薪吸引来的。

  他原本是长安古都那边的人,家境其实不算差,从他爸那代开始,就是科学研究的知识分子。

  在来这里之前,他是研究机床的,工资达到了一百多元。在这个年代,一百多元是妥妥的高收入。

  然而,江宁开出一个月一千元,高下立判。或者说,压根没有可比性,把他原来的工资碾压至下水道了。

  他硬生生被老婆吹了两夜的枕头风,于是辞职,带着家人南下,来到双河村。

  “顾大哥,住得习惯吗?有什么需要,尽管说呀!相关的设备,我已经在弄回来,到时候你组装运行试一试。”江宁不会过问太多。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顾青一家住在镇里,而非双河村,住所还是镇长帮忙安排的。知道顾青是难得的人才,赵镇长安排的时候都特别用心。

  “习惯,这里挺好的。”顾青也慢慢喜欢上现在自由的工作环境。

  “那就好,这本书给你。”说着,江宁将川井次郎从他们国内带过来的一本书送给顾青。

  这是一本精密机床研究的书籍。

  顾青翻开看了一眼,如获至宝。这种书籍,首都都找不到。

  “谢谢老板,这本书我太喜欢了。”

  看他心思全都转移到了那本书,江宁无奈道:“得!那你忙吧!不打扰了。”

  现在的科研人员比较务实、低调,不像后世的那些,只知道发表论文。好像谁的论文多,谁就更厉害一样。

  一位老中医走过来:“小江呀!你外公战友的情况,我去看了。也不用去外面的大医院,我介绍个外科手术专家过来,也是中医的……”

  江宁一愣:“外科手术,中医的靠谱吗?”

  很多人可能都和江宁一样,感觉做手术方面,确实是西医强一些。

  承认别人的优秀,这种勇气和态度也是需要的。

  老中医瞪眼睛:“听我说完,他家学就是中医外科的,他本人也学过西医,算是中西兼顾的一位能人。

  而且中医外科怎么啦?一千多年前,华佗还能给人做开颅手术。那时候,西方只知道给人放血呢!”

  “咳咳!老爷子别生气嘛!我也没有贬低咱们中医外科的意思。”江宁连忙道歉。

  华佗当然是厉害的,一千多年前就敢给人做开颅手术。而且不仅能给人做各种手术,还能给动物做,比如现在的阉鸡等技术,就是那时候传下来的。

  可惜呀!也就传了这么点东西,最重要的没有传下来。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