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0章 恢复民生,长安的贵霜商人_三国:我刘璋,天下无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尚书仆射,为少府官员。

  “多谢圣上。”刘璋拱手道:“如今城外田地,已经丈量完毕,长安周边百姓,皆已登记在册,以臣之见,恢复长安民生,最为关键。”

  “此言大善!”皇帝赞许道。

  长安,作为大汉的陪都,此时作为大汉的都城,若是荒凉的话,皇室的颜面何存?

  皇帝虽说年幼,但想要看到的市大汉蒸蒸日上的局面,并非是政令不通。

  “不知蜀王想要如何恢复民生呢?”司徒常皓问道。

  这位已经六十的老人,对恢复民生,显然是很上心的。

  能够在这次的事情中活下来,让这位老人,对生死已经看淡,若能在有生之年,让大汉恢复繁荣的局面的话,死而无憾。

  刘璋入主长安后表现出强势,是正常的,毕竟刘璋不想就此放弃手中的权力,而朝中官员争权夺利的手段,让刘璋不得不慎重。

  “常司徒,本王认为,若想恢复民生,当还地于民,让百姓有田可耕,不出数年,长安周边,如何会有十室九空之景象?”刘璋含笑道,对这位大汉的司徒,他是比较尊敬的。

  常皓眉头紧皱,显然他清楚刘璋所言想要得到实现,很难。

  “还地于民?”百官议论纷纷,原本他们以为刘璋将大量的田地掌握在手中,是为了在战争取得胜利后封赏军中将士,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个层面的考虑。

  他们想要在这件事情上反驳刘璋,一时间竟然找不出理由,长安周边已经是这般的景象了,还能更糟糕吗?

  而刘璋治下,今岁将会风调雨顺,是极大的诱惑,对那些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百姓来说,太过重要了。

  刘璋目光灼灼的看着常皓“莫非司徒认为,本王所言不行?”

  常皓摇了摇头“蜀王能够为百姓计,乃大汉百姓之幸也,若能执行,则长安以后的局面必然繁荣。”

  有着实力雄厚的益州军镇守长安,这对于大汉的忠臣义士来说,看到了大汉中兴的希望。

  若非是有着汉帝离开长安之举的话,就不会损失那般多的忠臣。

  刘璋道:“此事若是由司徒负责的话,不知司徒可否愿意呢?”

  “本官为大汉司徒,掌管民事,义不容辞。”常皓正色道。

  “若有难处,可命人告知本王,田地不能私下交易,为本王底线。”刘璋掷地有声的说道。

  百官闻言,心中一凛,对刘璋这样的规定虽说莫名,却不敢轻易的违背,能够从刘璋的手中得到城外部分的田地,本身就是万幸了。

  廷尉宣播道:“如今长安城内,出现不少异族商人,不少百姓争相为异族商人效力,且异族商人出手阔绰,在城内大肆收购物资。”

  “区区异族商人,赶走便是,还敢在大汉危难之际占便宜。”有官员不屑道。

  大汉帝国,实力强盛,作为大汉官员的骄傲,让他们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