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5章 安禄山被提拔_大唐逍遥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啊!铁勒部一心归附,若朝廷迟迟不与回应,难免寒了阿古力娜扎依两位头领的心,介时时局变换,万一他们再来个倒戈相向,我等又该如何应对啊!臣附议贺相公之言!”

  “臣等也附议!往圣人早做定夺!”眼见在场所有人都举荐李瑁领军出站,李隆基顿时心生怒气,可一时之间他又不好发做,于是只能一脸苦笑的看向了李瑁开口询问道“臭小子,众爱卿这般抬举与你,你觉得自己个能担当此大任不?”

  “父皇,孩儿担不住的!就如您所说上次攻打吐蕃也是运气好,才捡回一条小命,这次您无论如何也不能再派孩儿去吃风沙了,这行军打仗真的是太苦了,孩儿受不住啊!对了,您还是派叔父去吧!他上次可是直接兵不血刃招降了十几万敌军至于铁勒部的事情孩儿完全可以亲笔写上一封书信让人送给阿古力娜扎依看结果还不是一样吗!”

  李瑁说完还直接摆出一副苦瓜脸,不停的摇晃脑表示自己不想去,可他这模样在宋景等人的眼里看来却又是另一种心有顾虑的表达了!

  “寿王殿下,值此关键时刻,您就不要有诸多顾虑和谦让了,圣人他担心您年幼,可老臣等人几年来观殿下您的所做所为,实则玩闹中忧国忧民啊!其中诸多言行或许有欠妥当,但每遇大事您实则都胸有成竹啊!古人云,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殿下您便这话最是真实的写照了,另外像几十万突厥民众归附这等大事,又岂可用书信往来,阿古力,娜扎依绝不会轻易松口的,殿下未防事有突变您还是担起这重任吧!”

  宋景说的言辞诚恳,就差声泪俱下,反观坐在龙椅上的李隆基却听的面无表情,其实这个时刻在场所有人都有顾虑,也都心知肚明,因为这就算这件事情议论上个三天三夜最终好的结果也还事李瑁亲往比较有胜算。

  但一个未满二十,民声鹊起的皇子,前有征伐吐蕃开疆扩土的不世功勋,后有救助灾民,改善民声等等善举,此刻若在委以重任,手握几十万兵权,这任由哪个帝王也不敢如此行事啊!宋景说完,张九龄,宇文融,乃至新进到中枢的牛仙客也都一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不过最终得出的结论依然还是都认为由李瑁坐镇关外比较来的稳当。

  可就是这样众口一词的决议,李隆基仍旧是久久不肯松口,顾左右而言他的询问起安信王李祎关于陇西的其他将领情况,还特意嘱咐兵部在此时要重点提拔一些下层军官。

  而等李祎吩咐内侍取来花名册时,李隆基甚至不紧不慢的在册子上看起了人员名单!至于书房里这些站坐了一个多时辰的爱卿们,他也是非常体恤的吩咐御厨送来羹汤。

  “诸位爱卿且先吃着,容朕再仔细思量一番,毕竟这战事一起后所牵连的甚广,特别是关外近几年来常时间休战,许多将士都有些懈怠了,反倒是这幽州一带有诸多的将领在常年征战,朕看张守圭呈报上来的几个校尉便比较能打吗?”

  李隆基一面看一面自说自话,没一会便在空白纸上写下了好几个人名,而后更是把兵部尚书李祎单独叫到身边仔细的询问起来。

  “回圣人,这安禄山,史思明俩位小校都是张守圭的义子,他曾多次上报二人的战功,但为了避嫌也曾说过要对二人多加历练才可委以重任,不过居臣了解,二人虽是外族人士,但从小便在大唐境内成长,不仅熟悉兵法韬略,而且还异常勇猛,听说安禄山身高九尺,体若小山,常常一人便可对战数十人……”

  “哦……我大唐边军中竟还有这等猛将,朕看张守圭他还是太过迂腐了,老话讲举贤不避亲,这二人若确实有真本事,不如这次便用上一用吧!朕特批他俩为先锋将军!还有另外这几人一并酌情提拨,特殊时期特别对待吗?”“诺,臣回去后立刻让兵部发下调令……”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