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二章·先皇遗诏,奉旨监国_大明:开局召唤天山童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解了敌人。

  否则,还真不好说……

  遂率群臣与三小只先入孝陵祭拜了太祖朱元璋,又望北遥祭大行皇帝崇祯,这才下山入城。

  皇帝行辕空了……

  朱慈亮不肯上轿,拉着三小只步行而前,朱由崧则被发跣足,跟在后面,群臣也不敢骑马,浩浩荡荡入城而来。

  及至武英殿,高宏图又率群臣奏请朱慈亮行监国礼。

  朱慈亮并未推脱,有“遗诏”在,监国可以。

  他既然打定主意先不登基,御座便怎么都不肯坐了,遂命卢九德在御案右侧另设一案办公。

  群臣礼毕,侍立左右,高宏图躬身奏道:

  “殿下,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既然殿下已受礼监国,是否请福王颁下退位诏书,以昭天下?”

  朱由崧已经换回布衣,缩在大殿角落,听候发落。

  一听这话,慌忙膝行上前,叩首道:

  “殿下,臣这就……”

  “不忙!”

  朱慈亮摆摆手,朗声道:

  “我大明江山社稷绝非儿戏,皇叔既已承继大宝,业已祭天敬祖,昭告天下,便是我大明第十七位皇帝,礼不可废。”

  说着,便起身走下御阶。

  伸手将朱由崧拉起来,不由分说拽上皇帝宝座,这厮吓得尿都要飚出来了,战战兢兢的说:

  “殿……殿……殿下,饶……饶命啊……”

  朱慈亮回过身,昂首道:

  “我大明社稷绵延二百多年,期间也不乏在位短促者,如光宗皇帝、泰昌皇帝,皇叔既为天子,则君无戏言。在位期间所有封赏、追封,皆属皇帝敕命,奉天承运,本宫亦不可更改,百年之后,也当配享太庙,以帝王礼仪入皇陵安葬!”

  朱由崧嚎啕大哭,群臣也尽动容,齐声道:

  “殿下仁义,江山幸甚!”

  朱慈亮坦然受礼,又说:

  “高阁老,可命钦天监另选黄道吉日,请皇帝陛下于太庙、社稷坛祭拜天地、告慰先祖,而后才颁下退位诏书。陛下逊位之后,迁为福王,不必就藩,仍居于皇城王府。”

  “臣遵旨!”

  高宏图躬身领旨,朱慈亮俯视百官,朗声道:

  “如今满洲鞑虏虎视眈眈,淮河以北,沦丧于闯贼之手,西蜀千里,尽为张献忠所占,天下岌岌可危,不可再生变数。故之前陛下册封百官,本宫也不改一策,望诸位勠力同心,为国尽忠!”

  群臣俯首拜下,齐声道:

  “殿下圣明,臣等必然勠力同心,鞠躬尽瘁!”

  众目睽睽,朱慈亮又开始变戏法了。

  从“金庸群侠馆”取出自乾清宫顺来的“诰命之宝”、“敕命之宝”、“天子信宝”以及“皇帝奉天之宝”。

  一方一方玉玺凭空出现,就款款落在桌上,众臣目瞪口呆。

  朱慈亮却展颜一笑,道:

  “我大明京师虽丧,社稷却不能落入贼手,故而本宫出京时,已将紫禁城一把火烧了,只带出了这四枚玉玺。高阁老,且取玉玺下去,与诸位爱卿传看一番。”

  这真是意外之喜!

  永乐皇帝迁都之后,南京作为陪都,虽然也备有玉玺,但这四方玉玺寓意更非寻常!

  那可是大明前十六位帝王用过的玉玺,代表——

  大明正统!

  高宏图老泪纵横,恭恭敬敬的走上前来,将玉玺捧回,与群臣传看。

  有这玉玺在手,谁敢说半个不字?

  一时间,群情激昂,又纷纷拜下,山呼万岁。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