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3章迁流民而至代郡_从长平之战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百姓就不说了,

  “娇生惯养”惯了,若非大毅力者,根本无法克服北地苦寒,别问愿不愿意过去,即便是愿意过去,你也不敢把他送上去啊。

  若是死在了草原上倒也没什么关系,最怕的就是在前往的路上出问题,到那时可就不是开发草原的问题了,而是如何隔安抚民心的问题了。

  至于,上党郡,这几年才刚刚恢复元气,地方又处于抗秦的前线,轻易根本不能有所动作,更别提迁移大量百姓了。

  可以说,若是没有这周王畿的百姓,日后迁移百姓之时,势必又是一番动乱。

  巧的是,偏偏就在这时候出现了周王畿的百姓——这不是雪中送炭嘛!

  什么?装不下?一个城,不多装,十万百姓,妥妥的有富裕,二三十万百姓,也就是个二三个城池而已。

  而一旦百姓到了草原之上,不管是开荒还是学着牧人放牧,都很快能够领到想要的收益,自然也就能为赵国的借贷进行补偿。

  最妙的是,如今赵国剩余可用的粮草,有一多半就在代郡之中,将百姓送往代郡,还省却了许多的转运的损耗。

  当即,三人相视一眼,严重都是兴奋不已。随即,还是平原君起身,对着赵括说道:“我王,此议确实可有操作性,可容微臣调集户部、工部、兵部等部会同商议一番,再报于我王。”户部管粮食,工部管建造,兵部管运送百姓。

  显然,平原君的心中已经有了草案。

  “可也。”赵括也点点头,随即继续说道:“有三件事情需要注意。”

  “是。”平原君立即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第一,沿途的粮草既要充足又不能过甚。要人至粮到,人走粮尽,本就粮食无多,要尽量减少损耗。”赵括随即吩咐道。

  “是。”平原君也立即答应道,显然从军粮的调拨就不难看出,平原君还是非常的精打细算的,对于赵括的这个要求,自然是同意的。

  “第二,不以赈灾之名义发粮,要以工代赈。这一点,要让所有的流民在进入赵国的第一时间就明确。要给所有的流民树立起一个关键,那就是:在赵国,只要你愿意吃苦,就会有你的一口饭吃,只要你愿意付出,就会有你的一席之地。”

  “具体的措施方面。”赵括继续说道:“平原君,你跟工部商量一下,不管是开荒还是挖井,又或者通渠,只要是有利于生产秩序的,都可以干起来。告诉有人的赵国沿途官员,此乃难逢之好机会。若是能善加利用,甚至,其意义不低于此次洛城战役。”

  “是。”对于这点,平原君自然也早就被赵括说服。

  “最后,告诉上党郡和其他各个郡的郡守们,大胆的收用他国之人。有才有德之人,举荐之,可以;有才无德之人,寡人亦可用之;即便是哪无才无德之人,只要机会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