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65章出兵次序与方向_从长平之战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此,秦与赵两个超级大国,再度针对着洛城战役完成了一系列的布局。

  在秦赵两国暗自角力的过程中,作为风暴中心的周王畿却是进入了短暂的宁静之中,数十万大军,在相隔不过数里的战场中,静静地对峙着。

  一如当年的上党的泌水两岸。不过这次,两军之间没有了泌水的阻隔,却是令双方的交战更加容易,自然也令双方更加的小心翼翼。

  除了斥候之间的小规模的战斗,两军之间甚至没能发生太多的战斗。要说这其中最忙碌的,或许还是赵军了。

  毕竟赵军之中有一多半是来自北疆的胡人,廉颇自然要利用这宝贵的时间将这群胡人好好地调教一番。

  不得不说,胡人对于战马的驾驭,有着赵人难以企及的天赋。之所以打不过赵人,一是因为其武器装备的落后,二则是因其营养不良导致的身体素质问题,三则是其骑兵战术的落后。

  而这三点,在廉颇这儿显然不成问题。当然了,为了避免出现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问题,廉颇还是对胡人骑兵的中高层进行了一番洗礼。

  倒不是全部换成了赵人,廉颇可不会这么粗暴。廉颇干脆将赵人将军和胡人将军全部打散,再一个个进行考核,能者上,不能者下。

  胡人虽然长于骑术,可这只是考核的一部分而已,而且能在赵军之中担当屯长、校尉的,又岂是易与之辈。

  很自然的,廉颇用一场全营都能看到的考核,淘汰了大部分的胡人将领。

  关键是,这些胡人将领输了考核,不仅没法发怒,还要被同伴们耻笑,随即一个个找准了自己的薄弱环节,开始对赵人将领们不耻下问来,以期在下次的考核之中赢回来。

  如此一来,廉颇竟然在无形之中促进了两军甚至是两个民族的融合。三个月的时间,不少的胡人甚至已经能用赵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当然,更关键的是,数万胡军已经彻底地掌握在了廉颇的手中。虽然不像赵军那般如臂使指,至少也不会出现逆风即溃的情况。

  至于秦国,依旧日日挑战的联军大营,可联军依旧是免战牌高挂,摆明了就是要跟秦军耗下去。

  就在这样颇为

  “祥和”的气氛之中,两军缓缓进入了深秋之中。深秋的中原大地,终于是披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外衣,信陵君很清楚是该出手的时候了。

  只是,新的问题却又摆在了四人的面前。首先是次序的问题。联军四个国家嘛,周王畿又有着这么大的面积,大军集体出发的话,会给秦军偷袭本寨的机会,自然是不行的。

  因此分批而去是必须的。分批而去,若是每批都混杂着各国的大军,难免调度不灵,只能以国家为单位,分批而行事唯一的办法。

  可哪个国家先去,哪个国家的大军后去呢?倒不是几人想要争抢功劳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