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30章说服廉颇觐赵王_从长平之战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不相瞒,在下此来赵国,三分是身为魏国臣子之无奈,七分却是为了赵魏两国之未来啊。”顺着廉颇的话,信陵君当即转换了攻防姿态。

  说实话,廉颇着实有些懵了,怎么刚刚你不是也说魏王不该如此吗?怎么转眼间又成了赵魏两国的事情了。

  见廉颇不说话,信陵君当即辩说道:“我王或有贪心之念,但归根到底,还是赵国承诺在先啊。虽则洛城之战乃赵国之功劳,然我魏国损兵八万余,纵是没有功劳,也还有些苦劳吧!”

  显然,信陵君的这番话显然是在偷换概念,其意图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将两场战斗并为了一场。

  只要将洛城之战和轵城之战合为一场,那么魏国提出的建议就不算僭越,赵王的承诺也就应该继续履行。

  廉颇虽然不擅言辞,可这明显的混淆视听,廉颇还是听得出来的。

  当即,廉颇便反驳道:“信陵君此言差矣,贵国兵力之损,乃是在洛城之战中,而我赵国败秦,却是在这之后,二者并非同一也。”

  “如何能分得开?”信陵君当即反驳道:“若非我联军之力,秦军怎会出击之轵城,既无出击之实,又何来轵城之胜?”

  “况,纵是将此二战割离来看,我王之要求却也不算过分。”不待廉颇想明白,信陵君在反驳一句之后,顺势就进入了下一个议题。

  根本不给廉颇再多辩驳的机会,原因很简单,这个论点上信陵君根本站不住脚。

  既然站不住脚,那就不站,一笔带过的同时,给廉颇的心理造成了一个心理的暗示,显然是最佳的方案。

  反应不及的廉颇自然不可能再去追问二者之间到底应不应该分开来看的问题,而这,信陵君便已经达到了目的。

  果然,听着信陵君的话语,廉颇有些愣在了原地。

  信陵君当即乘胜追击道:“我魏国大军、包括楚国大军,到底是响应赵王之号召共同抗秦而来,如今秦军大败,赵国独占其利,可乎?我魏、楚两国,作为赵国之盟友,虽战力羸弱,却也鞠躬尽瘁,如今得之胜却未享之果,损之兵却无其补,岂不令赵国失信而友盟离心乎?”

  很明显,信陵君依旧是将两场战斗合二为一来看待。

  但有了之前的铺垫,尤其是信陵君的一句“纵是将此二战割裂来看”,却是着实让廉颇也觉得似乎也有点道理。

  实际上,信陵君说着割裂,但字字句句却都是把两次的战斗都联系到了一起。

  甚至可以说,这已经不是联系了,直接就是缝合了!

  显然,信陵君打的就是廉颇反应不过来的主意。

  果然,信陵君的一番话语之下,廉颇也是皱起了眉头,开始思索起信陵君的话语来了。

  如果单从最初的起因和最终的结果来看,赵国当然该分一些战利品给魏、楚两国,可问题是,这个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