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42章风雪出使各国中_从长平之战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寒冬岁末,大雪飘零。

  官道之上,行人早已寥寥无几,本该是在家中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时光,那厚厚的积雪上,数十辆车马却是艰难前行着。

  这世界就是这样,总有人岁月静好,也总有人负重前行。

  幸运的是,此时的岁月静好往往需要他日的负重前行,而今日的负重前行,却也能为自己挣来他日的岁月静好。

  这已经是极其美好的世界了,无论战国与春秋。

  至于这在风雪中踽踽独行的,自然就是赵国派出的使者。

  还好,赵国邯郸地处北端,除了燕国蓟城还在其北之外,其余各国的都城都在其南方,因此几乎所有使者的路,都是越走越好走。

  当然,出使燕国的使者也不傻,反正去燕国也没打算真的要到啥东西,自然也是不怕晚的,在取得了赵括和平原君的同意后,果断地改变了路线。

  简单来说,就是从邯郸出发,先往东南,绕河间郡南部(燕国故土),入淮泗郡(楚国淮泗之地并魏国东郡为淮泗郡),再行北上蓟城。

  这样做的好处,一来嘛,可以躲避北地风雪的侵袭,二来,也算是为来年大军的开拔,再勘路线了。

  当然了,随着这路线一改,抵达燕国都城蓟城的时间何止慢了一倍。

  而赵国派出的诸路使臣之中,最先抵达目的地的,还是出使魏国的使臣。

  面对赵使的突然到来,信陵君很快就猜到了其来意。

  能猜不到么,这寒冬腊月的,若非要紧事情,干嘛着急忙慌地派使者过来?而如今的赵国,除了度冬,还有什么要紧事情吗?

  信陵君毕竟也是战国四公子之一,这点子政治敏感性还是有的。

  于是,几乎在赵使才踏入魏境之时,信陵君就已经来到魏王宫中,将自己的猜测全都告知了魏王。

  而信陵君对于赵国即将进行的「借粮」之举,态度就一个:「借粮」不行,「换粮」可以。

  正如赵括和平原君所担心的那样,因为东郡的事情,信陵君也想给赵国来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因为换取周王畿之地顺利完成的缘故,如今的魏王与信陵君正处于一个蜜月期。

  自然,对于信陵君的建议,魏王即便心中隐隐觉得不妥,却也是全盘接纳了下来。

  这就不得不提到魏王的一个好处了:听人劝吃饱饭。

  经过了窃符救赵、长平之战、洛城之战以及周地置换等诸多事情,魏王早已经意识到自己与信陵君之间的差距了。

  而随着信陵君的几次败绩,却也将其对王位的威胁降到了最低。

  对于这样一位有才又没有威胁的王弟,魏王还是很愿意重用的,尤其,他还刚刚给自己拿回了周都洛城这样的重镇。

  魏王实在没有必要因为赵国的事情跟信陵君产生任何的龃龉。

  因此,等赵国的使者终于来到了魏国国都大梁之后,立即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