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48章今天只议一件事_从长平之战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王和他的臣子们,既低估了赵括的心胸,更低估了赵括的野心。

  说低估了赵括的心胸,是赵括根本不会为了所谓的面子,不管是赵括他自己的,抑或是赵国的面子,而去轻易改变既定的方针策略,更不会因为所谓的恼怒,怒而兴师;

  说低估了赵括的野心,是赵括的视野早已经看向了全局,整个战国都是他的战场,而在纵向上,他和他的赵国更是已经做好了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的作战计划。

  正因为如此,在秦王和秦国的大臣看来极其重要的东西,其实在赵括看来并无关紧要。

  就像是寒拾问答中所言:

  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躲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在赵括的观念之中,他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安安稳稳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这就像是在面对一个一定能够成功的项目时,任何花里胡哨的锦上添花都是没有必要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按照既定的剧本,一步不差地走下去。

  而赵括和他的赵国,正是按照剧本,一步步地在走着。

  随着出使韩、燕的使者归国,赵国此次外交之旅也终于算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了。

  除了出使秦国的事宜,因为秦国使臣的突然到来,而被迫搁置之外,其他五国的出使,可以说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齐国和楚国之旅,赵国几乎是用极小的代价(盟约的承诺以及即将被淘汰的武器)就换取了两国大量的粮食,算是基本上解决了因雪灾而导致的粮食问题了。

  在魏国方面,虽然最终没有带回来一粒粮食,但却也让魏王和信陵君的心中略略产生了一丝丝的不安,想必这一丝丝的不安,能够让赵国再提出下一个要求时,魏国更加积极地响应起来。

  最后的韩、燕两国,则是成功地塑造了两国见死不救的形象,并且充分地向世人表达了赵国对这两个国家的愤恨以极。可以说,即便没有邯郸之围和洛城之叛,赵国也有充分的理由惩罚这两个国家。

  至于秦国,随着公分天下的共识达成,秦赵之间至少存在着一年甚至更长的和平期。

  赵国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自家的扩张不能太快,以免刺激到秦国这根敏感的神经。

  外事既毕,内部方面赵括也没有闲着,随着户部的稽查和暗卫的调查,不少的官员还是没能挨过这个冬天。

  一番清理之后,虽不敢说将蠹虫一网打尽了,但至少赵括达到了两个目的。

  其一,告诉了所有的赵臣,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碰也不能碰,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赵括不是不懂,但他要告诉赵臣们的是:任何损害到他一统天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