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95章连横中范睢出使_从长平之战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长平之战开始第695章连横中范睢出使从客观上来讲,在赵军已经出现了重骑兵的情况下,秦国组建自己的重骑兵也是势在必行之事了。

  只是,在如今的生产条件之下,想要组建重骑兵,不是说不行,而是太耗费财力、物力,甚至有些得不偿失了。

  要知道,浑身重达数百斤的铁甲,在如今的时代,可不是说说而已。

  仅仅一名重骑兵所耗费的铁甲,便足以武装数十人了,还是全甲的那种。

  若是要重骑兵形成战斗力,至少也要三千之数。而仅仅是这三千铁甲的用铁量,粗略一算,这几乎可武装是五六万大军了。

  可是,战场之上,三千重骑兵,就一定能胜过五六万配置齐全的大军吗?

  若是平原之上,或许可能,但哪怕是稍有坡度,或是稍有山林,三千重骑便无法发挥其作用。

  而且随着对重骑兵的深入了解,越来越多的克制兵种和武器甚至是战法也会随之被发掘。就比如最有名岳家军的钩镰枪,又或者在重骑兵行进的路线中故意挖坑,令其马失前蹄。

  可以说,有着太多廉价的办法,可以克制住这一昂贵的兵种。

  更别说,铁器还不是重骑兵所耗费的全部。

  为了穿下这重达数百斤的东西,重骑兵所选之马,所用之卒,都需要重新挑选,甚至是特别孕育。

  光是这人员的挑选,跟秦军锐士的挑选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战马的孕育,更是需要时间、耐心甚至是运气。

  即便这一切都准备好了,后续的消耗也是一笔天文数字,战马和战士本身就需要消耗大量的精粮,尤其是在训练之后,这几乎都是可以预见的。同时,其所配备的辅兵,也会消耗大量的粮食。

  而这些战兵,因为要长期的训练,实际上是无法参与到农忙工作中的。这无疑对国力也是一种消耗。

  因此,即便是在赵国,赵括也只敢悄悄训练三千卒。

  就这还是在新政实施,屯田有效、上党的军工厂运转正常之后,才敢下的手。

  可以说,这重骑兵就是一柄双刃剑,用得好了,那自然是斩将杀敌、开疆拓土、无所不能,可若用得不好,这就是一件祸国殃民的吞金兽。

  不用想,若是秦国不知轻重地随意扩建重骑兵,这几乎就是在为自己掘坟挖墓。

  当然,赵括之所以敢于把重骑兵暴露出来,也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呢,是韩之战关系到攻守易型,已经到了不得不暴露一张底牌的地步;

  另一方面,重骑兵的核心关键,还牢牢地掌握在赵括的手中。

  是的,什么重甲、什么战马,都只是一个幌子而已,其核心最重要的部件,却是全副武装之下,脚上最不起眼的两根绳子而已。

  没错,就是马镫!确切地说,应该是双边马镫

  没有马镫的支撑,战马之上的骑兵需要花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