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34章魏赵反目激战中_从长平之战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距离长平之战才刚刚过去了七个年头,却不想原本一致抗秦的魏赵竟然刀兵相见。

  当然,这在战国其实并不少见,但信陵君还是不由得有些感慨。

  七年的时间,赵国已经从一个被秦国欺负得喘不过气的小国,摇身一变成了连秦国都要忌惮,甚至要联合自己魏国才敢对战的存在。

  可魏国呢?

  好像也在壮大,却又好像还是原地踏步。

  集结全国的部队,也就只能跟赵军最弱的一支援军有一战之力。

  唏嘘也好,感叹也罢,那都是一时之感。

  信陵君的心底很清楚,如今最重要的,却是要将这眼前的赵军拿下,进而打通与大梁之间的联络。

  没有任何犹豫,信陵君当即便向赵军下达了战书。

  按道理来说,赵括蛮可以拖延一两日的,毕竟大梁城说不定就能在这一两日的时间里被田单攻破。

  但赵括却没有这么做。

  原因嘛,一方面赵括不想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哪怕那个人是田单。

  另一方面,赵括也深知,大梁城没有那么好破,哪怕田单有着兵力的优势,但那毕竟是魏国的都城。

  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击溃眼前的信陵君,然后携大胜之势,一举拿下大梁,打通与颍川郡的联系,进而一锤定音,拿下秦军。

  当然,从另一角度来看,与其让着数万临时征召而来的大军第一场战斗就面对精锐的秦军,不如用战力稍弱的魏军练练手。

  于是,魏、赵双方几乎是一拍即合。

  当即两军便在清晨时分摆开了阵势,开始了三晋最后的统一之战。

  只是,令信陵君感到诧异的是,赵军的队伍与他想象中根本不一样。

  本该最为厚实的中军步卒方阵,只有小小的一块,倒是左右两翼的骑兵,几乎是自己的两三倍的数量。

  实际上,赵括从邯郸所带出来的十二万大军之中,不足本就只有四万多人。

  没办法,吕不韦征集的兵力大都是来在九原郡的胡人,而这些胡人之中,几乎绝大多数都是骑马的骑兵,自然到了赵括的手里也是骑兵多过步兵。

  再加上分往轵城的两万人中,一万五千人都是步卒,赵括此时中的十万大军之中,也就只有区区两万五千多人的步卒,倒是骑兵多得很——足足有着七万多人。

  唯一的好消息是,这两万五千步卒,都是赵括从邯郸带来的精锐部队,即便是面对着秦军也是丝毫不虚的那种精锐大军。

  这也是赵括敢于正面与信陵君对战的底气所在。

  赵括的战法很简单,正面步卒主守,侧翼骑兵主攻。

  胜负的关键,无非就是看是魏军步卒利用兵力的优势,先行攻破赵军步卒正面的防御,还是赵军侧翼的骑兵利用来去如风的优势,先行将魏军射崩。

  而信陵君在看清了赵军的布置的一刻,也就明白这胜负的关键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