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61章来自楚国的反击_从长平之战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国之力,谈何容易。

  赵国这边几乎毫不费力地一堵,那边秦国便已经要使出浑身的解数了。

  三十万大军,几乎抽干了整个关中的骨血,饶是关中有着千里沃土,耕种着的却只剩下了妇孺,更不见青壮的身影。

  减产几乎是必然的。

  而这东拼西凑来的三十万大军,更是秦国丢之不去的沉重负担。每日的人吃马嚼,便足以令秦国的国库不堪重负。

  可在赵军压境的情况下,谁又敢缩减兵力呢!

  越是不敢缩减兵力,越是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越是缺少人力物力,耕种的效果就越差,越差的耕种又会导致粮食的歉收,而歉收的粮食将进一步加剧缩减兵力

  的迫切。

  显然,秦国已经陷入了一发不可收拾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随着循环的不断深入,秦国的崩盘已经是可以预见的了。

  这当然是赵括和一众的赵国朝臣们所愿意看到的。

  于是,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整个华夏陷入了难得的平静之中——没有血腥的缠斗,也没有大军的调拨,有的只是平静之下的暗流涌动。

  秦赵两国数十万大军还在函谷关和大散关对峙着;

  而赵国的部分军力,已经转移到了淮泗郡,蜀中的赵军也分出了部分部队开入了陈郡,随时准备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楚军的地盘。

  夏日终于褪去,赵国再度迎来了一场盛大的丰收。

  兵精粮足之下,赵军随即便开始了对楚国的肢解。

  一时间,各地的急报与求援信如同雪片般地飞入了寿春的王宫之中。只是,还没有从去岁的大败中缓过气来的楚军,根本不敢离开寿春。

  眼见着赵军从各个方向以各种姿态侵入着自己的国土,楚王却是根本毫无办法。

  去岁的「朝贡」在此时看起来是那么的可笑,十万石的粮食,甚至只换来了半年的安寝。就这还只是因为赵军忙着耕种的缘故。

  当然了,面对赵军的入侵,楚国底下的贵族们也是表现出了极其英勇的一面。

  毕竟,若是被赵国占据了土地,那他们这些贵族,就真的什么都不是了。

  只可惜,没有楚王的串联,一个个贵族的力量终究有限,在面对强悍的赵军,即便楚国的贵族竭尽了全力,依旧没能挡住赵军前进的步伐。

  楚王当然也不是傻子,事实上并不是他不愿将楚国的力量集合起来对抗赵军,更不是他对赵国的侵略已经熟视无睹。

  事实上,楚王也在忍耐中等待。

  等待什么?

  等待着赵军的推进,将楚国的大大小小的贵族逼上绝路,楚王必须让他们看到,赵人的残酷,也必须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只有团结一心,将赵人赶出去,他们才有好日子过。

  只有将楚国上上下下的贵族拧成一条心,楚国才有可能跟如今如日中天一般的赵国过过招、掰掰手腕。

  与此同时,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