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6章 何人最优?_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6章何人最优?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

  苏轼的这篇《六国论》,主要突出了‘士’的重要性。

  在他看来,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六国久存的原因。

  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国家便可安定。

  当然,后面什么‘楚汉之争’、‘秦二世而亡’之类的,都做了修改。

  胡亥听后看了柳白一眼,这不是老师当日给他说的‘礼贤下士’吗?

  居然特意写了一篇文章来提点自己,真是太感动了。

  考生们心中默默叹息。

  柳白引用三苏的《六国论》,从各个不同角度,阐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

  如此看来,此题确实没有标准答案,但他却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那些落榜考生,看看嬴政的脸,再看看场中的柳白。

  三篇文章一出,这让他们怎么打?

  而他们的靠山冯去疾,早已低下了高贵的头颅。

  当李斯的声音再次停下之后,朝臣们已经吸取教训,没再贸然上前。

  果然,几息之后,李斯再次开口。

  “附言: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来对付秦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

  “同时,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华夏的实力。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再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百姓们百年以来的愿望。

  “故而,秦的统一,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附言中,柳白将秦国灭亡的真正原因说了出来。

  同时又摘了一段‘过秦论’中的原句,小小地拍了个马屁。

  只看陛下脸上忍不住的笑,便能看出这个马屁效果不错。

  一段话说完,朝中众人皆听的热血沸腾。

  低着头的冯去疾,看了眼面带微笑的嬴政,心中顿时不好了。

  陛下,他这是在拍马屁啊,他偏题了呀!

  不过,柳白这只是附言,而且也不算参与考核的考生。

  即便你如此想,却也没法明说。

  再想想自己答的题,虽然也有恭维陛下的内容,但相比起来……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仅仅几句话,便起到了振聋发聩的效果。

  再看看自己写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那些落榜考生,更是将柳白奉为天人。

  记下来记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