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六章 失落的朱允炆_家父朱重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濞坐断东南,招募亡命徒,挖铜矿山铸钱,煮东海水为盐,富甲天下。二叔此刻行事,却有刘濞的风范!”

  吕氏冷笑,“你二叔行事,还不止于此呢,他哄骗老爷子,弄了两个大将军的名头,十万两银子,只为换一个平安。把蓝玉、傅友德弄到西安,还要朝廷派精明猛将,练兵陕西,吴王刘濞若有这手段,汉家皇帝也做得!”

  朱允炆悚然心惊,二叔若做了皇帝,他母子如何自处?

  见儿子惶恐,吕氏道:“吾儿放心,你父于朝堂经营十余年,所留班底非常人可想。再者,江南官僚士绅,可不大喜欢北方塞王。”

  朱允炆醒悟,“您是说,要我拉拢江南官僚士绅?”

  “不是拉拢,是接纳,这些人不满朝政很久了!”

  朱允炆苦笑:“我知道,他们不满朝廷低俸,不满江南重税,不满南粮北运,有些人甚至说,北方被胡人统治数百年,早已……”

  “吾儿须知,大明一统天下,可不是两宋,只有半壁江山。你可以借他们的势力,却不能被他们左右一切,架空皇权!”

  “儿臣知晓,只是皇爷爷现在明显意属二叔……!”

  吕氏冷笑:“自古以来,可有离京千里的太子。始皇帝的长子扶苏,一道诏令便逼其自尽了。”

  朱允炆茅塞顿开,道:“只是,秦藩实力不凡,若犯上作乱,不好平定啊!”

  吕氏又道:“吾儿放心,大一统王朝中,尚不曾有藩王造反成功的先例!你现在要做的,是讨你皇爷爷的欢心,尽可能的获得大义名分!”

  朱允炆听罢,信心又足了。一个个现成的例子摆在前面,他只需按古人的方法做便是。

  想到这,匆忙告辞,去找黄子澄了。

  转过天大朝会,朱元璋命人把杨靖的奏折念出,满朝文武一片哗然。

  千年以来,何曾听过亩产十石作物,还是主粮。这要是推广开来,一年得产多少粮食,能收多少粮税啊!

  群臣倒不质疑奏折的真实性,怎么说也是陕西三司及西安府官员签字,又有蓝玉、傅友德联名,这事肯定假不了。

  于是纷纷拜倒,向朱元璋恭贺祥瑞。

  老朱欣喜至极,难得大方,表示秦王会送一批加工好的玉米到京城,可煮一种名为大碴粥的主食。到时在场的官员们,每人赏十石。

  众人听了,在此跪倒谢恩,心里却谈不上有多期待。

  地里的肥力就那么多,这东西产量这么高,怕不怎么好吃吧!

  但令底层士卒、百姓果腹是没什么问题的!

  翰林学士刘三吾站出来拱手道:“陛下,不知秦王,可有送良种过来?这等高产作物,当及时推广天下、造福万民。若能令陕北、山西、河北等地,皆种此物,可使北地百姓、士卒,不再受饥馑之苦,朝廷亦不必在南粮北运,空耗钱粮啊!”

  朱元璋闻听,脸色一变,冷冷道:“按刘大人的意思,若没有这玉米出现,朝廷运粮至边塞,是空耗钱粮吗?”

  刘三吾吓得慌忙跪地,解释道:“陛下,老臣实在乍听祥瑞,欢喜得紧,一时口误,还请恕罪啊!”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