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九章 秦王,虎狼也!_家父朱重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汉武帝时期,再次被彻底的征服并设立九个郡。此后一千多年,安南一直处于华夏王朝的直接统治下。

  华夏虽大,却没一寸土地是多余的。我大明重开日月天,更没理由眼看故土流失在外……!”

  朱棣听得心潮澎湃,忽然道:“说的好,二哥,我支持你,华夏虽大,却没一寸土地是多余的。安南,不可不征!”

  朱?则有些不悦,白了朱棣一眼,心里道:“你激动个什么劲,跟你有什么关系啊,纵然打下安南,还能给你增加封地不成?”

  却说道:“似乎有些道理!”

  刘三吾却说:“收复故土,也算师出有名,奈何安南立国已近五百年。当地百姓已自成一族,不复华夏苗裔。劳师远征,靡费钱粮,却不见收益,纵然国库充裕,亦禁不起消耗啊!”

  户部尚书赵勉道:“安南潮湿炎热,瘴气弥漫,百姓贫苦,收不到多少税,还要供养驻军,开销怕不会小啊!”

  朱爽道:“那里气候炎热,稻米一年三熟。所谓百姓贫苦,是大户们压榨的太狠。若将其国内士族迁至大明,将安南的土地平分与百姓,其民必然感念大明恩德,其粮亦可用于国内赈灾、国储,获益良多啊!”

  此言一出,奉天殿内瞬间安静。

  刘三吾、詹徽、赵勉、任亨泰等文官大员,都是心头一惊,想起史书上的一句话,秦,虎狼也!

  怎么感觉朱樉,比朱元章还危险啊!

  老朱虽然给官员的俸禄不高,弄了好几个大桉,杀了不少大臣,可平心而论,对待文人阶层还是很好的。

  可朱樉竟说出,要把安南一国的士族都迁至大明的话,这等于要在安南境内,消灭其士族阶层啊!

  这就有点可怕了,他对文官士大夫的态度,也值得商榷,要试探一下啊!

  文官们沉默,武将瞬间活跃,对于他们而言,出征意味着立功的机会。

  尤其是以天朝上国打番邦,总觉不要太容易,纷纷赞同朱樉的观点。

  朱元章见状,当场拍板,安南,亦不在“不征之国”之列了!

  事已至此,他也不指望其余几个国家在未来,能免遭朱樉的“毒手”。

  可既然定下了规矩,也不能因为朱樉几句,就全盘推翻。

  反正只是番邦属国,其兴亡存续对大明都没有太大影响。只要核心领土没事,总能传个几百年吧!

  说完安南的事,再想镇守江浙的大将人选。

  此人须精于战事,年龄不能太大,爵位不能太低,免得被朱允炆压制,乱了章法。

  大殿内的武将勋贵瞧了瞧,除了李景隆,也只能是魏国公徐辉祖。

  当即道:“命魏国公徐辉祖出镇江浙,安陆侯吴杰副之,训练士卒,扫平倭乱。”

  徐辉祖闻言,忙出列跪地,“臣,领旨,必不负陛下所托。”

  事情议定,众大臣离开,朱元章则留下秦、晋、燕、越四位王爷,及李景隆一个国公一起用膳。

  席间,自然是希望几个人兄弟同心,叔侄同心,万不可同室操戈,使国家生乱。

  朱爽自然没二话,朱?、朱棣也是一副兄友弟恭的和气样子,朱允炆恢复了往日宽厚谦仁的风范。

  几个人是“逢场作戏”,只等老朱咽气啊!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