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四章 民乱_家父朱重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便能顺利传承,国家也能少些动荡啊!

  山呼万岁后,户部尚书赵勉最先站出来上奏赈灾事宜,截止目前,需由京城调拨的一百万石粮草,已运抵苏杭扬三州,开始向灾民发放。

  由武昌、九江等仓库拨付的一百万石粮草,也在运输途中。至于从西安府起运的三百万石,因为通讯耽搁的原因,据说才到洛阳。但据他估计,应该快到南阳才是。

  再走一段陆路,到了襄阳便能装船,由汉水经武昌入长江,到那时就快了。

  朱元章闻听,龙颜大悦,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看了眼身旁的朱樉,“此皆太子之功也,尔等须谨记啊!”

  众大臣自然齐声称颂朱樉的仁德,曹国公李景隆站出道:“启奏万岁,臣以为太子的仁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从古至今,还未听说有献三百万石粮食于国家的,救活多少百姓啊!咱们得让那些灾民知道,是谁让他们活命的,臣以为在放粮的时候,要把这事好好宣讲一下!”

  众大臣闻听,多少有些惊愕,虽然李景隆讲的有些道理,就是有点太谄媚了。

  有瞧不上的心里暗骂,这个马屁精,真是丢李文忠的脸啊!

  也有人懊恼,这么好的说辞,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更有人看向朱元章,想知道皇上会不会因此而发怒。

  谁料老朱听了手捻花白胡须,一副陷入思索中的模样。

  心里想的则是,苏杭一带百姓,一直感念张士诚的恩德。如今受了樉儿的活命大恩,若再不心向朝廷,便有些不知好歹的。

  是得让他们知道,到底是谁给的粮食,让他们能活命。

  “准了,就依曹国公之言,要让百姓知道太子对他们的恩德!”

  御阶下站着的朱允炆听了,心中越发感慨,“父王恩泽布于东南,地位就更加巩固了!”

  正失神时,忽听急促的脚步声响,朱允炆循声回望,见一名老太监手捧奏折,到太监总管庆童跟前耳语。

  后者听了脸色剧变,忙捧奏折到朱元章跟前跪下,颤声道:“陛下,苏州府送来的八百里加急奏折!”

  一旁的朱爽心勐地一跳,暗暗道:“刚说完要让苏杭一带的百姓知晓太子恩德,那边就送来八百里加急,莫不是那边的赈灾,出了什么事?”

  应该是出事了,和大人有句名言,救民先救官。

  已经运到的就有上百万石粮草啊,给谁发放如何发放全由地方官员决定,怎么可能不贪?

  若无民变,这样的大灾之年,就算有贪污之事也很难查的!

  朱爽还在思索之际,朱元章已经愤怒咆孝了,“我大明朝,到底养了一帮什么样的狗东西,江阴,离金陵比苏杭还近,粮食早早就运过去了,居然还能闹出民变,真以为咱今年过大寿,便不愿杀人吗?”

  说罢,将奏折扔给朱樉,“你瞧瞧!”

  朱爽接过一看,是巡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