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八章 朝堂_家父朱重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议将秦王移藩甘州,将这些产业都收归朝廷。

  朱元璋听罢没立即表态,而是问大臣意见。

  已复为翰林学士的刘三吾拱手道:“老臣附议,秦藩当移!”

  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一大票文官,纷纷表示赞同。属蓝玉一派的武将,也难得的跟文官站在同一战线,表示秦藩当移。

  大殿之中,仅左军都督府都督李景隆的少数几人没有出言表态,其余人竟异口同声的赞同。

  朱元璋本是有些心动的,可见朝臣如此一致的表态,反倒怀疑是有人在其中搞鬼了。

  看了眼一直低头的李景隆,叫了声:“九江,这事,你怎么看?”

  李景隆瞬间破防,抬起一张笑比哭还难看的脸,颤声道:“微臣觉得,诸位大臣说的,有一定道理。”

  “这么说,你也是同意秦王移藩了?”朱元璋高坐在上,语气不带任何表情。

  李景隆听得心里直骂娘,暗暗道:“这么多人,非逮着我问什么啊!”

  却道:“封藩建邦,乃大明构建防御体系的国策,哪位藩王在哪发挥什么作用,皇上心中自有谋划。若觉秦王当移,自有移的道理。若觉不该移,也有不移的苦心……!”

  “该死,他怎如此滑头?”朱允炆听李景隆这般说,越发坚定要将秦王移藩的决心。

  要知大半年前,这李景隆还是他这边的大将,不过是随朱樉往湖北走了一趟,开了一个小矿,态度便游移不定了。

  可见金钱的效力,实在巨大。

  若令秦王安心发展,获取泼天的财富,等他将手伸到朝堂四处撒银子,便没他的机会了。

  不光朱允炆,殿内诸多大臣,都觉得李景隆话从两面说,不是一般的滑头。

  奈何朱樉给了李景隆大把好处,不曾给到他们,还把烟价定的那么贵,“剥削”天下官僚士绅,才不会帮他说话呢!

  朱元璋听得不耐烦,叫了声:“行了,咱没空听你废话,你就说,是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

  李景隆暗暗叫苦,这非问我干什么啊,我说了你能照办啊!

  实在没辙,四下看了看实在引不走话题,狠心道:“皇上或可下旨给秦王,请他上奏折自辨,若秦王也同意移藩,就一切顺利了!”

  朱元璋听这话,微微颔首,道:“不错,就问问他,同不同意!”

  众朝臣很是失望,更有不少人恶狠恶盯着李景隆心中咒骂,这出的什么鸟主意!

  你要把人从一个富庶、人口众多,有险可守的藩国,移到大漠中一个人口稀少、贫困至极的地方,还要把人的诸多产业拿走,还问人同不同意?朱樉脑子进水了,才会同意这种要求。

  这一来一回信使传递,就得大半个月。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到那时纵然满朝文武齐声要求秦王移藩,也没今日的气势了!

  奈何朱元璋发表了意见,再敢多言就不是建言献策,而是质疑皇上的决定了,众大臣也只能就此做罢。

  却说朝廷的使者到西安府,闻听朱樉被人下毒,已昏迷多日,当真吓了一大跳。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