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五章:徐妙云的舞台!朱标大捷捷报抵京!_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伯温捏着一匹厚实的劳动布,询问:“王妃,这种制作军服的劳动布价格,也是普通农村土布的三分之二?”

  徐妙云看向负责这个展区的商贾。

  她离开福建很久了。

  近些年,已经不怎么关注福建的具体情况了。

  商贾忙答道:“左相,劳动布由于用棉花多,尽管纺织容易,不过价格反而倒是比较贵,大约相当于江浙的中等棉布,如果朝廷大批量需求,我们提前向乡土村社下棉花订单,在不损害百姓利益的前提下,价格倒是还能降一成左右……”

  刘伯温点头。

  燕王已经说过,东番海陆军列装新军服时,由乡土村社配合,节省成本的操作过程。

  “左相,这种混合劳动布价格相当于咱们大明其他地方的土布价格。”商贾忙抱起另一匹劳动布介绍。

  徐妙云都好奇看去。

  朱元璋伸手摸了摸,询问:“为何?这是残次品?咱怎么觉,并不像。”

  商贾忙惶恐道:“陛下,这不是残次品,这种劳动布内,七成棉线,三成丝线……”

  徐妙云听着不由高兴笑了。

  四郎一直说。

  只要充分调动百姓的积极性。

  百姓就会创造出很多东西。

  这种,她都没听说过的混合劳动布,就是福建百姓,发挥聪明才智,在劳动布基础上改良的。

  原来,每年缫丝,都会产生大量残次品。

  好的蚕茧,是一整根蚕丝。

  可蚕种有缺陷,以及缫丝过程中,容易拉断蚕丝。

  这就出现了很多残次蚕丝。

  断了的蚕丝,重新接好,再纺线、织成绸缎,绸缎就会有线头、凸起。

  本来,村里织出的绸缎,由于百姓技艺缘故,品相不够好,价格就比较低廉。

  如果用残次的蚕丝,绸缎品相会更差。

  百姓就把断了的蚕丝,拧成和纺织劳动布一样粗细的丝线,和棉线三七分混合,纺织成这种混合劳动布。

  ……

  商贾卖力介绍道:“陛下,这种混合劳动布,虽然使用了残次的蚕丝,但也有好处有坏处,棉布浆洗容易缩水,可混合了蚕丝的劳动布,缩水现象大为改善,而且还更有弹性……”

  马秀英试着拉扯布匹,点点头。

  “要说坏处,就是棉线比丝线更容易着色,反复浆洗后,丝线脱色比较厉害,所以,一匹布中,只能添加三成丝线,若是再多,浆洗掉色问题就十分严重。”

  “妙云丫头,你笑什么?”朱元璋突然询问。

  众人齐齐看向徐妙云。

  徐妙云回答道:“父皇,四郎说过,需求会推动变革,残次品蚕丝,促使百姓发明创造了这种混合劳动布,混合布有优点,但也出现了染色问题,总体来说,混合布的优点大于缺点,这意味着,混合布能够生存下来,未来,百姓为了让混合布卖上好价钱,一定会寻找出克服染色的问题……”

  或许,到时候,会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