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五十五章:救大明!虽千万人吾往矣!_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孝孺抵达燕京的第四天。

  晚膳后。

  方孝孺刚回到下榻的房舍。

  来到盥洗台前,看着陶瓷烧制而成,洁白的盥洗盆,依旧忍不住微微愣怔。

  拧开水阀,简单冲洗一下。

  把手伸入盥洗盆底部,用橡胶堵着的下水口。

  抓住橡胶塞,在塑胶硫化定型时,留下的圆环状小环,轻轻一拉。

  哗啦啦……

  存在盥洗盆内的水,随着拔出橡胶塞,顺着连接盥洗盆的铁管流下去。

  方孝孺看着水流,在下水口,打着旋涡,迅速消失,怔怔出神。

  四天时间,他走马观花看了很多很多。

  之所以用走马观花来形容。

  是因为,可看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如果慢了,根本看不过来。

  在大明时,他从不敢想象,数十个十吨高炉,同时冶铁的场景,数丈高的高炉,稍微靠近些,就热浪逼人。

  滚滚浓烟,冲霄之上九天!

  恐怕,就是天上的仙人,都要为此而震撼吧?

  高炉后面,上千个炼钢的小高炉,一排排排开。

  从高炉内出来的生铁铁浆,刚刚在模具中凝固成形,火红的温度尚未消散,就被一个个工人,用巨大的铁钳合力夹着放入后面一座座小型坩埚炼钢炉内。

  他真不敢相信。

  朝中那些人,看到这样的景象,会有何反应。

  总之,当时哪怕现场温度很高,他却感觉浑身冰凉。

  据介绍,燕藩对钢的使用量,已经达到了钢铁消耗量的五分之一!

  而去岁,燕藩全年钢铁消耗量,足足十五万吨!

  燕藩才多少人口?

  三百万吧?

  按照燕藩新的计量单位标准,平均每人消耗钢铁一百市斤!

  这些年,一路走来,他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只知道圣人大义的书呆子了。

  很清楚。

  人均消耗钢铁一百市斤。

  对百姓的生活,产生多么大影响。

  也不怪,燕藩这些年,农作物年年高产。

  就连普通百姓,吃白花花的大米,都不成问题。

  燕藩的百姓,吃窝窝头,并不是没钱吃不起白花花的大米馒头,而是中原文化传统节俭的原因。

  省下钱来,是为了购买自行车、钟表之类,并非生存必需的东西。

  或者,供孩子读书。

  他参观期间,还见过,女子在美食街摆摊挣钱,供家中男人搞研究。

  这样的男人,还算男人嘛?

  可这样的事情,却真真实实发生在燕藩治下!

  当中原农村百姓,勉强吃饱了,还在变着法儿,想着怎么吃好。

  当中原城中百姓,这些年,随着物价上涨,牢骚满腹,压力颇大时。

  燕藩的百姓,竟然已经开始,追求一些,非生存必须的东西?

  ……

  他看了杨八叔他们开办的飞马牌自行车厂。

  更去看了,为制造自行车,许多商人开办的各种零配件工厂。

  ……

  还有人满为患的大剧院。

  既有元曲,也有中原南北各地的地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