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七十章:朱标不信燕藩军人都如此_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一根绳子,挂在脖子上。

  朱橚指着黑漆漆的头盔,惊讶道:“这是铁做的?”

  章志明取下钢盔,在朱樉等人注视下,笑着解释,“这是钢盔,用钢做的。”

  话中,取下大檐帽,露出一个留着短寸的大脑袋,然后把钢盔戴上去,“职部上战场杀敌、日常作训要戴钢盔,剩下的时间,就戴大檐军帽,军帽算是一种日常礼服。”

  朱樉兄弟们面面相觑。

  老四给燕藩陆军置办这么一身行头,得花多少钱啊?

  让章志明归队后。

  朱樉兄弟们快步往前走去,向站在码头前面,向下船将士敬礼的朱棣低声询问:“老四,现在你们装备一名普通将士得多少钱?”

  朱棣举手向经过士兵回礼同时,低声道:“比以前多花了二两银子,帆布军装甚至比以前的劳动布军装更省钱,不过,兵役牌、筒靴、钢盔这些制作,即便我们兵工厂自己做,尽可能控制成本,增加的费用也不少。”

  “四哥,有必要花这么多钱吗?”朱桂不解道。

  朱棣余光看着众兄弟点头,十分赞成老十三的话。

  笑道:“值得,这些细节,能增加将士们的荣誉感,另外,还有一些其他作用,就好像钢盔和大檐帽吧,其实,有了钢盔,似乎也不需要军帽了,可将士们日常休息时,出营活动,又比如,去乡土村社参加一些帮扶劳动,如果带着钢盔,太严肃,不利于和百姓打成一片,所以多花点,做一顶军帽,值得。”

  “当初把藤编头盔,换成钢盔,其实我也是迫不得已,世纪大桥建成后,一千个小钢炉生产的钢,突然间没有用处,荒废停产又太可惜……”

  他比谁都清楚,大规模的需求,才能促进技术的进步。

  也正是因为当初,想尽各种办法,不惜动用燕藩财政补贴,购买一千个小高炉炼出来的钢。

  用于制作钢盔等一系列事情。

  才维持住生产。

  一年后,就有工厂搞出了,大量使用钢材的新式马车。

  后面的钟表发条。

  自行车。

  现在的钢消耗,已经供不应求了。

  又加上人力短缺和成本的原因,炼钢厂,哪怕是燕藩政权控制的。

  可匠人们,以及主持工厂的主管们,都十分抵触,继续增加小钢炉。

  一致认为,单纯的扩建小钢炉,远远无法满足,新式马车、自行车、以及钢筋水泥建筑不断普及后,钢材消耗量。

  于是就有了靳宓提出来的生铁、熟铁浆直接在高温转炉内混合炼钢的转炉炼钢想法。

  并且,朝着这个方向,不断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

  事实证明,当初用燕藩财政补贴的方式,购买钢材,燕藩政权去消耗钢材的决定是正确的。

  这件事,不光发展了钢铁冶炼。

  同时,财部的经济研究司还从这件事,提出了一个经济概念:如何扩大需求!

  ……

  一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