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二章 英德碑立拆民居_大宋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康火镰、吴革、王宗濋,还有郑贤、潘不风、范广图、王大宝。”

  几人站出来:“末将(臣)在!”

  “你们几个人,还有那些康王谋反为朕挡刀箭而牺牲的将士们,这些人的名字也都给朕刻上去!”

  “陛下!”这几人纷纷跪下,郑贤等人更是泪流满面。

  这些人都是位极人臣,最注重名声。英德碑注定是载入史册流芳千古的,他们怎能不感激。

  “段小荣,英德碑需要多少钱?不够的话再从宫中开支里扣。”

  段小荣站了出来:“陛下,英德碑的钱户部绰绰有余。只是涉及宫外几户百姓,他们必须搬迁。”

  赵桓心中一动:这特么就有拆迁户了么。于是问道:“涉及多少户百姓?”

  段小荣道:“一十七户。”

  赵桓道:“嗯,这一十七户由朝廷额外安置。选一处地方,给他们建造房屋,再额外给予补贴。记住,百姓不搬,万不可强求。朕任命你为监督使,负责英德碑的建造工作。”

  “遵旨!”

  这十七户人家在宫外几百米处,英德碑若是建造的话,有一处地方需要动迁。

  没想到的是,这十七户人家官府去动员的时候,绝大部分竟然都不同意,给再多的钱他们也不干。

  这下轮到赵桓头疼了,他将段小荣招到文德殿。

  “段小荣,朕问你这些百姓为何不肯搬迁?”

  段小荣躬身道:“陛下,这些百姓世代居住于此,他们认为离着皇宫近一些能够占一些龙气。加上有的人恋家,住了一辈子的地方给换了的话他们很不习惯。”

  “给钱也不行吗?”赵桓问。

  段小荣摇了摇头:“大多数人肯搬,有七户不同意。这七户中有四户模棱两可,加以动员的话应该没问题。剩下三户是无论臣如何劝解他们都死活不同意。”

  赵桓怒了:“朕若要是强拆呢!”

  “这个,陛下。怕还真有人以死相逼。咱们建造英德碑是为缅怀忠烈和赏赐有功之臣,如此一来怕不太合适,实在不行咱们另选地址建造吧。”

  赵桓摇了摇头:“不可,这英德碑陛下建在南宫外。他们不肯搬,嗯,有了!”赵桓一拍大腿。

  段小荣再次来到这几户人家动员,这次他并没有挨家挨户。而是将那坚决不愿意搬离的三户人家叫了过来。

  唐钰,六十多岁老头。脾气倔得很,宁死不搬。

  彭振威七十多岁,先祖曾是太祖赵匡胤的近前侍卫。此人迷信,觉着靠近皇宫才能占点龙气,是以不肯搬。

  剩下一个四十多岁濮水半城,商人,不差钱。没啥理由,就是不肯搬,这个最难对付。

  “各位贤邻,本官今日招你们来呢,还是为搬迁之事。朝廷已经在西城给你们建了数处豪宅,只要你们肯搬过去,额外还有银两补贴。”段小荣一脸和气。

  那个叫唐钰的老头道:“这位大人,你就甭费口舌了。我老唐头活了六十多岁,离不开这个家。要我搬走除非我死了。”

  那个七十多岁的彭振威更是搬出先祖来:“我家先祖乃是太祖近前侍卫,先祖临终曾言,彭家子孙务需驻守宫外以保护陛下万全!”

  段小荣笑了笑:“彭老啊,现在保护陛下都有禁军侍卫,用不着您。”

  彭振威两眼一翻:“不管怎么说,老朽就是不搬。”

  还没等段小荣开口,濮水半城就道:“段大人,钱我不缺,汴京我有七处大宅子。这处老宅留着就是想让人知道我还有一处靠着皇宫的老宅。”

  段小荣笑了笑:“当今陛下爱民如子,曾下令不得强迫百姓。此事惊动了天颜,陛下有旨,若是各位肯搬,便亲赐每户一块金匾。金匾由陛下亲笔所书,作为传家之宝。陛下亲书,就连当朝老臣都无此殊荣啊!各位若是不肯就算……”

  还没等段小荣说完,三人齐声叫到:“搬!马上搬!”

  ps:推书《吕布之雄图霸业》同期作者,非常好的一本书,质量上乘,大家可去看看。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