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二章 传旨皇子继皇位_大宋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苗傅拿着大刀往前冲,胸口、肚腹、大腿纷纷中箭,甚至于左眼一箭贯穿入脑。

  良久一名侍卫军官站出道:“启奏陛下,叛贼已然尽数消灭!”

  赵桓只感觉喉头一甜,‘哇!’的一声喷出一口鲜血,接着便人事不知了。

  “陛下!”

  “陛下!”

  众人大惊抢上,南宫怜儿与李思思扶着赵桓,只感觉触手柔软,赵桓皮肤都没有了弹性,驾崩已是弹指之间。

  一代英主,我们权且这么说。赵桓灭大金,改革朝政,选拔人才,知人善用。如果他死了的话,后世应该会这么评价他。

  毕竟历史是有胜利者书写,当政的御史官会把所有的赞美之词用在他身上。

  但我们的赵桓没有死,至少现在还没死。赛华佗慌忙从药箱掏出一粒红色药丸,给赵桓合水服下。

  半响赵桓悠悠醒转:“传旨,让位与皇子赵昕。李,李纲、何栗、孟谷饶、张邦昌四人为,为辅政大臣。望四人当学周公辅佐成王,务要使夷狄不敢小视中华!乱臣贼子,不敢窥测社稷。”

  “陛下!”众人跪地垂泣流泪,赵桓这是要托孤了。

  “驾!驾!……”急铺兵八百里快递,火速往京城驰去。

  ‘叮铃铃!’每处驿站都有一人一马摇铃疾奔而来,马上铺兵手持摇铃,腰悬金牌。

  置邮使立刻慌了神,火速派手下铺兵牵着快马在驿站门口等候。

  待的急铺兵赶到,驿站另一名铺兵迅速接过他手里的金牌与信件,然后手持摇铃继续上马狂奔。

  汴京开封,举国大哀。

  满朝文武本为迎接陛下凯旋而准备大肆庆贺一下。结果噩耗传来,赵桓在济州城传旨让位皇子赵昕。

  皇后寝宫仁明殿,皇后朱琏趴在桌子上哀哀哭泣,旁边嫔妃唐婉儿抱着公主赵柔儿以泪洗面。

  下首几位重臣垂手而立。

  半响李纲站出来道:“皇后娘娘,节哀顺变。陛下病危,传位于皇子。眼下,眼下为我大宋社稷,还请皇后娘娘做个主持。”说着李纲自先哽咽起来。

  何栗也跟着道:“陛下为我大宋江山不辞辛劳,为的就是江山稳固。圣御言到让我等学周公辅佐成王来辅佐小皇子,不让蛮夷窥我中华。臣等商量了一下,为避免各地诸王异动之心,小皇子还需早日登基为是。”

  宰相张邦昌躬身行礼:“皇后娘娘母仪天下,应当请娘娘出来主持朝政,我等尽心辅佐才是。”

  李纲等人大惊,孟谷饶怒道:“非是臣等不愿,然皇后乃是女流,怎可主持朝政!”

  张邦昌颤抖的指着他:“孟谷饶,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指责皇后娘娘是一介女流,皇后娘娘母仪天下,你想握权就明言,何必拐弯抹角!”

  孟谷饶气急:“张大人,你,你……”

  张邦昌聪明的很,赵桓托孤他们四人为辅政大臣。这李纲和何栗穿一条裤子,孟谷饶又臭又硬,自己孤身一人肯定讨不了好处,当年白时中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他们四人辅佐太子监国的时候,白时中处处受这三人排挤,最后落得个被贬的下场。还不如将大权放给皇后,说不定皇后还会重用自己排斥其他三人。

  李纲和何栗大惊,若是公然反对皇后掌权,那就让人觉得自己有窥伺权利之疑。若是同意皇后主持朝政,可自来后宫掌权乃是乱国之兆,二人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是好。

  幸亏朱琏道:“本宫不懂政务,陛下既然传旨诸位辅佐。诸位当尽心尽力,完成陛下的心愿。你们四人都是国之栋梁,切不可互相间隙,理应团结一心为国效力。至于昕儿登基一事,诸位看着办吧。”

  四人躬身行礼答应。

  延福宫,太上皇赵佶每日无所事事,不是挥毫泼墨就是寄情山水,倒也逍遥自在。

  “太上皇,太上皇!老臣看你来了。”殿外响起张邦昌的声音。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