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章 十万大军赴山西_大宋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紫宸殿,多日不出现的赵桓难得的来早朝。坦白说这个狗皇帝确实不称职,他不如历史上那些明君一般废寝忘食的忙于政务,而是如昏君一样留恋后宫,留恋美色。

  按照李纲以前的脾性,早就率文武百官闯后宫去了。好在现在他们知道皇帝虽然表面昏庸,实则内心聪明的很。他只是把一些政务推给了这几名辅政大臣罢了。

  当然这么做也是有风险的,再怎么忠心的人也会有私心。面对各种诱惑,这四个辅政大臣们说不心动是假的。有时候人事任免上,还是别的,他们都喜欢推荐忠于自己一派的人才。

  如此一来就容易造成结党营私,不过赵桓也有他的应对之法。稻田水利,以及粮税漕运之类的奏报,李刚他们可以处理。不过处理完了以后,需要将奏折送到宫里由赵桓再次批阅。

  赵桓也只是偶尔抽取一份,然后看看如果这几人处理的好便罢,若是处理的不尽如人意,赵桓会把他们请到文德殿一顿臭骂。

  李纲挨过骂,何栗和段小容挨骂如家常便饭。就连一向清正廉明的孟谷饶也被赵桓骂的狗血喷头过。这四个辅政大臣本就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处理政务,一个差错被赵桓抓住提到宫里就是一顿骂。

  再就是这些奏折递到李纲他们手里的不过是副本,原本还是要送进宫里去的。不过赵桓一般不去看,懒。偶尔也会翻一翻,主要是防止有人扣下奏折隐瞒不报。

  再者,遇到重大事件,赵桓不在的时候李刚他们四人商量着办。赵桓在宫里的话,就让皇帝自己决断。

  大明时期,出过的几个奇葩皇帝很多都不喜欢政务,有的皇帝甚至几年不上朝。可国家机器依旧正常运转,而且貌似还转的不错,这就是会用人的缘故。

  人事任免上,赵桓一般不敢大意。他虽然没读过几本史书,但坑爹的电视剧看过不少。为防止结党营私,他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李纲和何栗二人递上来的人事任免职务,赵桓一般都会派虎衙司暗中考察一番。确定没问题的,他也不会按照建议任职。

  比如李纲建议张三任河西漕运使,何栗建议李四任河东前粮使。赵桓就会将二人调换,李四任河西漕运使,张三任河东前粮使。当然也不能每次都这样,不能让这几个大臣摸清自己的套路。

  等李纲他们发现这大宋朝的早朝有没有赵桓都一个样,反而有时候皇帝不在更好办事的时候。赵桓窝在宫里不出来,他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见怪不怪了。

  不过赵桓还是有些自责的,每当日晒三竿他从某位嫔妃床上起来的时候都会叹几句‘对不起列祖列宗啊,荒废国事啊,朕心中有愧啊’之类的感叹,但第二天依旧如我。

  今日早朝不知道吹了什么风,赵桓竟然亲自主持早朝了。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