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8章 128_不登基我很难收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鞭,送去给池正业。

  然后又下了一道圣旨,往固州调派了五万兵力,将固州城的兵力提到了十五万人,以防晋王狗急跳墙,强攻固州。

  池正业接到信后,与李安和商量一番,自己带了五艘船,总计八十万斤食盐从广州出发,抵达松州,然后通过水路,抵达固州码头,跟冉文清回合。

  两人见面商议了一番后,又与贺绥、鲍全两位将领见面,说了计划。

  两位将军听完后,拍掌赞同,还从军中调派了一批本地熟悉地形,又会方言的士兵来协助他们。

  冬月,池正业开始安排手底下的管事伙计,悄悄带着食盐,潜入西南边界偏僻的山区,低价贩卖。西南地区,市面上的食盐卖四十多一斤,他们只卖十文一斤。

  不但价格低廉,而且品质还比当地百姓买的更好。

  廉价食盐一经推出,很快便获得了广大老百姓的欢迎,不少人拿钱买了好几斤,够吃大半年的。更有聪明的,将家中全部的钱都拿了出来购买食盐,然后再倒卖,以此赚取更高的利润。

  这事也渐渐被当地的商贾知道,一部分商贾也悄悄投身到这个一本万利的买卖中。

  不知不觉,私盐开始在西南地区流传开来。

  正元八年初,西南的官盐销量一降再降,到四月的时候,销量已不足前一年十月的一半,而且下降势头明显。

  下面的官员将这事报到了毛咏志这里。

  毛咏志当即意识到了不妙,立即安排人员私底下探查,很快便发现了端倪,民间二三十文的食盐泛滥成灾,更有甚者,还有卖十几文的,或是以物易物。

  比官盐的价格便宜了一大截,也难怪官盐卖不出去。

  毛咏志让手底下的人继续追查这批私盐的来历,又让人买了些私盐回来跟官盐做对比,还将官方盐矿都查了一遍,有了定论。这不是西南地区的食盐,应是朝廷弄出来的。

  他连忙将此事报给了晋王。晋王的脸色阴沉得可怖,他一拳砸在木桌上:“好个刘子岳,好个冉文清,只会耍这些不入流的手段。”

  手段虽不光彩,但架不住管用啊。

  这么下去,他们的财政收入将会锐减,本就勉勉强强才能平衡的收支,又要被打破了。盐税这么大个缺口,拿什么去填补?加税吗?百姓已经是怨声载道了,若再加税,只怕一些百姓都要举家逃往山中。

  “都是从哪些渠道流入的?想办法堵上。”晋王转过身,面色阴沉地说道。

  毛咏志苦笑:“殿下,臣让人探查过了,他们都是从各处的山地或是偏僻荒凉的山村、密林等地流入的,不经过官道,地点好像也是随机变动的,没有固定的交易地点,咱们要想堵住他们很难。”

  西南跟朝廷交接的线路太长了,有好几百里,而且地形复杂,有平原有山地有湖泊有草地树林。这么长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