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 前路_崇祯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朱慈烺自无不可,应过之后便询问起募集民壮的事。

  城中报名分于各个衙门却仍围了不少人,而军营这边虽只有一二十吏目负责接收,竟未排起多长的队。

  其中最大的原因便是在衙门口登记时已相当于分配好了人员归属。

  待那些民壮拿着那张纸来到军营时,吏目只需将其分类归档,然后命士卒将他们带到那些空出来的营房即可。

  朱慈烺此行的目的之一便是为这些民壮寻些合适的旗。

  恰巧今日各总旗百户也要离开这处军营去往为他们划分的营地,所以朱慈烺便打算将送行和选拔一起办了。

  按正常情况来这些琐碎事用不着他这个太子,甚至于连常冠林这个指挥使也不需出现。

  可是成为旗便意味着脱离普通士卒的身份正是跨入军官阶层,而这提拔者和被提拔者之间就会因此而产生关系。

  莫要看了这种关系,常申凯占着黄埔校长之位,诸多名将与士卒同甘共苦、推衣解食可不就是为了建立这种关系?

  至于该如何从中选拔...............,找个顺眼的挑出来还不简单吗?

  老实,这在朱慈烺眼中并不是问题,反正这些士卒和民壮间也没太大差别,他现在唯一发愁就是要挑的人实在太多了。

  若十人选一旗,按最少招够十万民壮来算,朱慈烺便得点够一万多人。

  再退一步,现在来营里报到的已有两万余人,他至少也得先把这些饶旗选出来吧。

  正当朱慈烺在为此发愁时,已逃至溧水的弘光却也正在发愁。

  不过朱慈烺之愁来自于守城之事,而弘光却是为逃向何处发愁。

  与流言不同,弘光出逃是和马士英商量过的,而且为了路上的安全他们还用来自马士英老家的贵州兵裹走了应大部分驻军。

  只是还没出应府地界,鞑子渡江的消息便不知是哪个不知轻重的东西漏了出去。

  紧接着家人几乎全在应的军队就出现了哗变。

  之后的事很容易便能想到,哗变的军队哪还会管谁是皇上、谁是首辅,反正一通洗劫后便一哄而散。

  也亏得这些士卒都是新募,否则弘光和这几个太监又怎能安然无恙?

  “现在该如何是好?寻不见马阁老,又没了车架盘缠,我等又如何能至杭州?难道老真要灭我大明?”

  弘光已没了主意,只知盘坐于大石上长吁短叹。

  这也难怪,作为一个前半生只知吃喝享乐的藩王又能有什么见识?

  若非马士英、卢九德等人相劝,他怕是连逃出应都想不到。

  “陛下,要不我们先去当涂吧。”

  “当涂?能行吗?”

  弘光听到太监的话立马自大石头上站了起来。

  “陛下,当涂是太平府治所,距此不过四五十里路,我们去那拿些盘缠,再调一队兵丁护送,否则怕是难到杭州。”

  弘光很快便被太监的理由打动了,只是这路泥泞难行..............。

  太监一看弘光的表情便猜到了他的心思,随后那太监就转身往大石头那倒退着走了过去。

  “陛下,请上马。”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