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4章 开源节流(一)_大唐第一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铁骨朵、铜骨朵什么的,就是一根三尺左右的木棍上安了一个凹凸不平的球状物。

  这样一棒下去,基本上是脑浆炸裂。

  而且此时天下军队的披甲率都不高,大唐巅峰时期可达百分之六十七,如今各方势力的军队,基本都在百分之十到二十之间,大多还是披甲。

  就像太原朝廷下辖的禁军,也都没做到全部披甲,而且这些盔甲中,皮甲占据很大比例,更多的士兵都是以皮甲为主,铁甲只是护住了几个关键部位。

  李存勖想对外用兵,就需要钱,特别是攻打成德、义武这样的藩镇。

  可即便是今天没有发动较大的战事,但依然无法弥补前几年大战所消耗的亏空,长久下去,肯定会影响朝廷的运行。

  “启禀陛下,若是想要增加国库收入,必须开源节流,而且得同时进行,否则很难改变现状。”作为户部尚书,王然的话还是比较专业的。

  “要不试试节流,削减禁军和藩镇的军队数量,这样应该能节省一大笔开支。”新任刑部尚书杨赞禹建议道。

  “不行!”

  李柷和李存勖异口同声道,这让人意识到这两位对于军权都很看重,还削减军队,不就是削弱他们的实力吗?

  张承业适机站了出来,对杨赞禹说道,“杨尚书,如今朝廷面临伪梁多方面的压力,若是削减军队,面对伪梁大军的进攻,就压力很大。”

  杨赞禹也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连忙道,“枢密使说的是,是下官思虑不周。”

  张承业点了点头,这才对李柷建议道,“陛下,老奴以为,节流并不能真正缓解朝廷所面临的问题,还是应该想办法开源才是。”

  李柷点了点头,只有把蛋糕做大,才能很容易吃到更多的蛋糕。而原本的蛋糕就那么小,若是想要更多,势必会跟李存勖激烈的冲突,这不符合李柷的计划。

  “枢密使说的是,既然节流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确该开源。”说着李柷看向王然,“王爱卿,你是户部尚书,对于开源一事,有何想法?”

  王然犹豫了一会儿说道,“陛下,微臣对于开源一事的确有有些想法,也列出了一些章程,只是事情牵连甚大,不敢擅自做主。”

  听到王然早有腹稿,李柷也很好奇,笑着道,“王爱卿但说无妨,也不一定都要采纳。若是合适的,朕自然会采纳;若是不合适的,就没必要了。”

  王然心里大定,当即道,“陛下,如今税赋上供、留使、留州制度中,明显偏向于州和节度使,导致上供给朝廷的税赋不足。长久下去,藩镇会越来越强,而朝廷就会变得很虚弱。

  臣的建议就是提高上供朝廷的比例,以增加国库收入。”

  也难怪王然犹豫,这个办法其实就是削弱藩镇和州的实力,进而壮大朝廷。这虽然算是开流,但整个太原朝廷管辖区域的收入并没有改变,只是把左手的钱,转移了一部分到右手。

  这样一来,藩镇的利益就受到影响,要是推行,反对的声音可不小。(m.看书小说)更新最快,小哥哥小姐姐记得收藏哦!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