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0章 双喜临门,许大茂成亲_穿越第一件事,截胡秦淮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晨,天空微微泛白,人们刚刚从睡梦中醒来,四九城里的第一缕烟火气息,就已经在早餐店弥散开来。

  油条滋滋作响,包子热气腾腾,面条香气扑鼻,灶台火光摇曳……

  从四合院出来,李平安看着胡同前面的早点铺,心中一动,快步走了过去。

  “老板,两根油条,一碗豆浆。”

  “好嘞~”

  店里坐满了人,店门前人流熙攘,十分热闹。

  豆浆是现磨出来的,绝对的原汁原味。

  一人骑在一张条凳上,凳子的前端有个豆腐磨,两侧一边一只小桶,一只小桶是泡发的黄豆,另一只承接从豆腐磨嘴流出的白白的豆浆。

  一只手用勺子从小桶里把胖如蚕蛹的豆子舀到磨眼上,一只手不停地转动磨盘。

  浓稠的豆浆不断地从磨口流淌出来,续入滚开的豆浆锅,豆香四溢,沁人心脾。

  早点铺侧支了一口炸锅,金黄的油饼、果子、薄脆不断地从锅中捞出,热油淋漓,芳香诱人。

  李平安夹起一跟油条,表皮是一层诱人的金黄,外焦里嫩,说不出的好吃。

  作为一种极具国民度的食物,油条在国人的餐桌上,可单吃、可入菜。

  鲜香的豆浆浸润了油条的绵软,经由牙齿的触碰,自油条脆嫩的表皮溢出,极致的味道唤醒了整个清晨。

  李平安吃完一抹嘴,浑身由内而外散发着极度的满足感。

  喝一碗豆浆,吃两根油条(4分钱一根),合计九分钱加一两粮票。

  看似很便宜,却是大部分普通人家都舍不得吃的。

  至于八分钱一碗的阳春面或者加有油豆腐和青菜的一毛五分钱的菜汤面,也就每个月发了工资会打打牙祭。

  ……

  四九城的早点摊相当多,种类也多。

  煎饼摊、大麦粥摊、炸食的车子(卖炸焦与咯吱盒)、茶汤、面茶、豆汁、馄饨(tun)挑子等等。

  据统计,1955年,四九城饮食业中有小商店2481户,摊商5103个,占当年饮食业总户数8620户的将近九成。

  而饭摊作为饮食业最初、最小的经营单位,大致分为两类。

  一是固定的,称为坐商;

  二是流动的,称为行商。

  坐商在四九城内外的市场、庙会、主要大街两旁的交通要道上定点经营。

  行商则采用推车、挑担、提篮、背柜的形式经营。

  公私合营之前,四九城的街道不仅有许多大小卖早点的铺子,就是各条大小胡同里,几乎都有挑挑儿或推着车子卖早点的流动小贩。

  每天早晨,路口、街边就摆满了各式各样小吃摊。

  早点品种有油条、烧饼、面茶、炸糕、包子、馄饨、炒肝、爆肚、卤煮等等。

  ……

  李平安吃饱喝足,想到家里的妻儿,又打包了一些慢悠悠的往家方向走。

  “三大爷,吃了没?”

  李平安打着招呼,随手从干荷叶里抽出一根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