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章 横店,我来了_文娱神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现实给了他狠狠一击,告诉他成功永远不是自己所想的这么简单,这不是一部小说,更不是一部电影,命运要比自己想象的更加不可捉摸和难以把握。

  不过,既然自己现在重生了,有了先知先觉的优势,难道还能像前世那样落魄江湖载酒行吗?

  也许,成为一名演员也可以加入自己未来的规划里面去。

  希望有一天他的百科里面可以这样介绍:著名人气网络作家、知名演员。

  看了一眼手上的电子表,才一点半,先去把演员证办了吧!现在可不像前几年那么管理松散,如今想接戏必须得有演员证。

  不过首先得找个理发店把头发剪一下,因为横店集团的规定,年满十八岁才能办证,还必须男的短发,女的长发。因为这边男的群众演员多是演时代戏,女的多是演古装戏。

  从理发店出来,就看到了岔路口周围,停着很多摩的三轮车,最近的一辆摩的“轰”一声就开了过来,司机露出一嘴大黄牙:“小伙子,来玩还是演戏?上车啊!”

  “去新公会,几块钱?”

  “30块。”

  “开什么玩笑?广州街10块,秦王宫15块,梦幻谷20块……你杀羊轱啊?”丁洋知道这些摩的最会宰新人的,上辈子他就吃过亏。

  “原来是个老横漂啊!门清你还问啥,算我倒霉,这趟白送,都不要你钱,可以吧?”

  轰轰轰,摩的像是赛车一般发出噪音,然后慢吞吞的上路。横店名气很大,很多电影、电视剧都是在这里拍摄,不过,横店镇看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繁华,丁洋前世在这呆了三年多,倒也没什么新鲜可看的。

  坐在摩的车斗里,丁洋忽然有点热血上头,小小激动一把,暗自呢喃:

  横店,我来了!

  2007,我来了!

  我叫丁洋。

  我要翻云覆雨!

  我要书写传奇!

  ……

  新公会不一会就到了,摩的停在影视大道和华夏大道交叉口,丁洋拿出十块钱递给司机师傅,黄牙哥坚持不要,发动机车绝尘而去……

  “横店影视城演员公会”的牌子门口,四条长龙般的队伍,从门口一直延伸道马路,不低于六七百人。

  不用问,这些人都和丁洋一样,是来办演员证的。因为横店集团规定,七八月,也就是暑假期间是不办演员证的,每年9月1日来办证的人是最多的。丁洋没有犹豫,找了一个相对较人少的队伍,站在最末。

  人真多!

  丁洋没有像前世那样大惊小怪,他知道未来只会越来越多。

  因为这里是横店,自1996年《鸦片战争》在这拍摄以来,截至2007年,18000余集影视剧在这里拍摄完成,尽管相当一部分没能成功上映。

  横店被誉为“华国磁都”和“华国箔王”,每年全国上百部影视剧在这里拍摄,每年无数演员从这里起航成名。

  但是,成名的永远不是横漂这群人,不是这些跑着没名字的龙套,躺着没身份的死尸,有镜头或者没镜头的群演们。

  像丁洋前世那样,混了两三年,还在跑群特的横漂,海了去了,光是演员工会的注册演员,就高达几万人,常驻横店的也有数千人。

  竞争不可谓不激烈,不但内部要竞争,还要跟外部竞争,随着横店的发展,北漂演员也大批涌入,依靠老经验、老资历,抢占了很多新横漂的资源。而且北漂大多数都是影视学院毕业的学生,有专业,底子好。

  此外上嗨、苏杭那一带的演员群体,也都在往横店涌来。横店发展的确迅猛,对群众演员的需求极大,可这么多竞争对手都过来了,直接导致横漂新人族群,上升空间受到严重挤兑。

  看着密密麻麻的人群,丁洋的底气没之前那么足了。

  “就算手握重生的大杀器,我真的能在这里混出头吗?”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