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3后母戊鼎_神眼通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挖他们坟墓其实也是为了这些工匠和奴隶报仇!

  我现在是急不可待的要去主墓看一下,这个墓主到底是什么人,好好去鞭挞他一番!”

  陈修终于是为自己的挖坟行为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借口。

  一行人穿过侧室来到主室。

  只见一个半个篮球场大小的主室里面,两边是摆满了很多陶罐,纵然偶尔有一两件瓷器也是那种半陶半瓷的样式。

  这些东西别看有两千多年以上的历史,对于考古学来说很是有研究价值,但是在古玩市场来说也是值不了几个钱。

  古玩市场上面之前的东西并不是说年代越久远越值钱,更重要的是看物品本身制造工艺和艺术价

  值。

  如果不参考艺术价值和工艺,随便山上弄一块石头都是超过一万年,那岂不是很值钱!

  很显然,古玩虽然带着一个“古”字,并不是说年代久远就值钱。就像元代时候民窑的碗、碟,在古玩市场上面也不过是几百块钱,两万块已经是顶天。

  田一农和柴洪泉师徒两个都是对那些陶器充

  满了兴趣,是直接就蹲下在去研究;而陈修和张海山两师徒骨子里面不过是文物贩子,说得好听一些事收藏家,对于这些不值钱的陶器直接略过。

  “张…张师,你看!”

  众人全部被陈修忽然的一声惊呼惊醒,齐齐顺着手指看去,只见在石棺的后面摆着一个高130多厘米、口长110多厘米、口宽80厘米左右的方鼎,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

  1。

  器腹四转角、上下缘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

  陈修看着这个鼎很是眼熟,好像是那里见过,却是一时想不起来。

  而柴、张、田三人却是一眼认出了眼前这个方鼎,不敢相信的揉了揉自己的眼睛。

  田一农更是不敢相信的喃语着:“后母戊鼎

  !”

  “原来是它,难怪我看着它如此熟悉!”

  陈修一下子想了起来,难怪自己看得如此熟悉。

  对于夏人来说不管是不是玩考古的人都是熟悉不过,因为在历史书上面第一课就有这个后母戊鼎的图片。

  后母戊鼎据说是商王武丁为他母亲制作的青

  铜鼎。

  商后母戊鼎是已知夏古代最古老的青铜器,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

  商后母戊鼎也是国禁止出境的一级文物,可见起在文物中的地位。

  最早出土的那个商后母戊鼎是1939年的时候一个农民本来是看隔壁村的人挖掘甲骨文发了财

  ,也跑去挖自己家的祖坟,结果挖出了一个青铜鼎。

  青铜鼎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的起止多显峰露芒。

  当然,也有学者提出那个“后”字用印章刻印法反过来应该是“司”字才对,而且就从行文来说也是“司,母戊”更为准确,正确读法应该是“司母戊”。

  当然,具体那一个读法才正确只有去问商王

  武丁。

  1939年出土的那个商后母戊鼎上面是断了一个耳,余下的那个耳也是被村民分解掉想卖给神秘卖家,只是后来因为各种历史原因没有卖成。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