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7章 乾隆,为皇帝而生!_我在大明开历史辅导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胤禛今年四十八岁,登基三年,但在他登基前的四十五年里,可以说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

  最初他依附于太子胤礽,太子倒台了之后他就谁也不依附,兢兢业业埋头干活。因为知道自己那位汗阿玛对被废的二哥恋恋不舍,所以太子每次出事他都会求情,最起码不敢落井下石,他怕兄弟阋墙遭到父亲厌弃。

  他承认,如果不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活到了四十几岁,如果没有前面几十年的勤恳干活、下基层、走遍大江南北,他登基之后绝做不到如此果决。

  身为皇帝,有这样的经历和磨练很好。

  可是身为一个父亲,胤禛不希望变得跟自己那位汗阿玛一样。

  他的好皇考康熙帝,明面上很想跟太子变成父慈子孝千古流芳的模范君臣,满嘴都是爱重,希望自己和太子能像朱元璋和朱标那样,实际上却对所有儿子都一模一样的暴躁苛刻猜忌提防,一群儿子们但凡做错了一丁点事情晚上都睡不着觉,生怕落得跟老大老二和老八老十三那种境地。

  当爹当到这种地步难道是什么好事吗。

  但若是不让儿子磨练……

  思及此处,胤禛也难免有些忐忑了。

  他看向讲台上那位貌似通晓古今、可以对所有皇帝进行评价的年轻先生,惴惴不安地问:

  “朕不想让自己的孩子重蹈当年覆辙,所以朕改了规矩,不立太子,而是在登基时就将传位密诏藏在了正大光明的匾额之后,直到朕死,他们才会知道朕选了谁。”

  “只是……只是先生,朕想问一件事。”

  宋慎已经大概猜到了他想问什么,于是只颔首:

  “你是想问,你选择的继承人后来是不是个好皇帝?”

  胤禛在进入辅导班之后第一次对人流露出了明显的情绪。

  他似乎有些迟疑,又有些担心,但最后还是点头,表示宋慎猜对了。

  宋慎却没有立即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转脸看向了在座的其他皇帝。

  “诸位,你们认为秘密立储这个办法,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这一条应该也可以对你们有所启发吧。”

  胤禛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将秘密立储如何施行讲明白了,而班上的皇帝们大多也不是蠢货,再加上朱棣问的问题,结合前后,就能完全理解此举了。

  听闻此言,嬴政第一個皱眉,举手道:

  “朕有异议。”

  “朕也没有立太子,历史上,直到朕在路上驾崩,扶苏都仍只是我大秦长公子,而非太子,但实际上百官和有识之士都知道,扶苏只是与朕政见不合,此外,他还是朕所有儿子里最优秀、最适合继承的。只要他没做什么大逆不道之事,朕一定会皇位传给他。”

  “这与秘密立储有何区别?”

  “最后不还是出现了胡亥吗。”

  李世民也不太同意这所谓秘密立储君的办法。

  他摸了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