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西川四将(最后一次水)_三国蜀汉打工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忠射落马下……

  以上四位就是《三国演义》中并称为西川四将的名将。但同时,我们发现他们共同出现在刘璋抵抗刘备的一支大部队中。而四人在涪水关的战斗中都纷纷失利,随后退守绵竹,而在绵竹都督李严投降之后,历史记载仅有两人随刘循退守雒城,泠苞、邓贤两人或许在绵竹之战中已经阵亡。

  西川四将,由于三国历史一直围绕着中原地区,偏远的西蜀地区一直并不是关注的焦点。此四将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太多令人难忘的战绩。但其作为刘璋旗下的主要将领,在与刘备军队的作战中屡次失败,或许过于安宁的蜀地真的跟不上战火纷飞的中原名将们吧……

  蜀汉四相:诸葛亮、蒋琬、董允、费祎。蜀汉政权四位有名的治国能臣,都怀相国之才。

  诸葛亮

  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被追谥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蒋琬

  蒋琬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今湖南省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宰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

  初随刘备入蜀,被任命为广都长,后因为不理政事激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蒋琬免于一死,后重新被启用,诸葛亮将其培悉心培养,并密表刘禅可以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死后,蒋琬执政。拜尚书令,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并被受命开府,后加大司马,总揽蜀汉军朝。

  采取闭关息民政策,使国力大增。曾制定由水路进攻曹魏的计划,但未被采纳。延熙九年(246年)病卒,谥曰恭。死后葬于涪城西山。

  董允

  蜀汉四相

  董允,字休昭,泸县嘉明镇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掌军中郎将董和之子。东汉末年,其父董和事刘璋为益州郡太守,刘备立太子时,允被选为洗马,后为黄门侍郎,延熙六年(公元243年)加辅国将军,延熙七年(公元244年)以侍中守尚书令,任大将军费祎的副手。延熙九年(公元246年)卒。

  费祎

  费祎

  费祎,字文伟,荆州江夏鄳县(今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