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 152章 调动扩张_从大周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来,在卫允那不同于此世之人,超越这个时代的独到眼光和见识的熏陶之下,袁文绍在潜移默化被悄然改变的某些观念,某些认知。

  人和人待在一起,不是被对方影响,就是影响对方。

  在这个世界,卫允是孤独的,至少在灵魂上是孤独的,他脑中的那些超出这个时代一千多年的知识、观念,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这么多年下来,卫允的某些生活习惯、说话的方式,都被这个世界所谓的礼教所束缚,也慢慢的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可卫允脑子里头储存下来的那些知识,在二十一世纪的二十多年积累而养成的思维方式,却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

  反而卫允还在用这些知识,这些相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比较跳跃、灵活的思维方式,在潜移默化的默默影响着他们。

  小卫氏夫妇,明兰,丁旭和丁子衿,身边的心腹下人们,还有锦衣卫的一众下属。

  元祐帝原本是想让黑甲军全力扩张,最好组建一个十万二十万大军的,可运转司的财力实在有限,虽然这些年在丁健的努力之下,运转司积累了不少的财富,可是两万四千大军每日的消耗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呀,尤其是黑甲军一日一训,从未懈怠,是以每日的吃食都得够硬,能够补充军士们的能量损耗。

  光是在吃上面的花费,黑甲军就是大周其他军队的数倍,更别说还有其余诸如兵器甲胄,军饷等各种各样的开销了。

  卫允直接对元祐帝表示,如果吏部那边来维持大军日常消耗的话,他是没有意见的。

  可当卫允把如今不过两万四千人的黑甲营日常的消耗说给元祐帝听了之后,元祐帝只讪讪笑了几下,想起近些时日户部的尚书是侍郎们日日阴沉着脸,天天在他面前哭穷样子。

  然后就说让卫允量力而行,尽力扩大黑甲军的规模就行。

  四月初九,卫允照常入宫觐见元祐帝,汇报一些锦衣卫的近况,如今罗网回到了赵内官的手里,卫允着实轻省了不少,连着心情也因为刚刚升了官,张氏也册封而变得不错。

  可御书房里,书案前的元祐帝脸色却不怎么好!

  卫允看着元祐帝有些阴沉的脸色,将自己原本准备了许久的说辞进行提炼精简,迅速的结束了自己的汇报,恭恭敬敬的立在殿中,等候元祐帝这位大领导指示,低着脑袋,不敢出声。

  可元祐帝却有些出神,目光幽幽的不知在想些什么。

  也不知过了多久,元祐帝忽然说话了:“站了这许久,想必卫卿也累了,来人,给卫卿赐座,奉茶!”

  卫允恭敬的行礼道:“谢陛下!”

  小内侍搬来小杌子,端来茶水,卫允端正的坐着,茶水也只是浅尝辄止。

  元祐帝扭头看了看园中盛开的花儿,翠绿繁盛的草木,眼底流转着复杂的光彩,看不穿,猜不透。

  “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朕还记得当初卫卿刚入翰林院的时候,便时常在御书房随侍,为朕读书!”

  元祐帝的目光依旧望着窗外,只是语气,却多了几分唏嘘和怀念,忽的扭头看向卫允。

  “许久都没有听卫卿读书了,不知朕今日是否还有这个耳福,能够再听到卫卿给朕读书呢?”

  卫允忙道:“只要陛下想听,微臣愿意随时为陛下读书!”

  元祐帝沉吟片刻,说道:“给卫卿取一本《孟子》吧!”

  《孟子》?

  以往不是孝经,便是《论语》和《大学》,今日为何忽然换成了孟子!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孟子将孔子‘仁’的思想继承并延伸成了‘仁政’,卫允似乎有些明悟,却又不太确定。

  不多时,小内官将《孟子》送至卫允手上,御书房之中,便响起了卫允那郎朗的读书声!

  不知何时,元祐帝已然闭上了眼睛,半倚着扶手,斜靠在软榻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脸上的表情缓了几分,不再似方才那般!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