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三十七章:皇明四十年,游子归乡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也给君父拜寿。”

  皇明四十年了!

  郑和颇多感慨的叹了口气:“一晃这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记忆中,自己第一次从燕王府里蒙召面圣的那一年,朱允炆好像才刚刚登基不久,二十一还是二十二岁来着?

  现在皇帝都要过四十整寿了。

  那自己呢?

  郑和这才发现,自己竟然已经快五十了。

  如此一想,心中更是归心似箭。

  “燕王殿下还好吗?”

  从小跟着朱棣长大,习文练武,举凡在京,每次大年都在朱棣家里度过,郑和对朱棣的感情那自然是极深的。

  而两人的交情莫逆,在大明军方也从来不是什么秘密,每逢盛宴,举凡两人同时在场,郑和必寻朱棣敬酒,后者都会亲切的唤上一句:“俺的好大儿。”

  情同父子,莫外如是。

  所以郑和发问,靳江有些迟疑,终还是硬着头皮说道。

  “燕王殿下已经退下来了,现在安享晚年,含饴弄孙,羡煞旁人。”

  这番回答,顿时让郑和大吃一惊。

  “怎么会?”

  算算岁数,朱棣满不过六十,压根没到退休致仕的红线,怎么会如此突然的从这一至关重要的位置上退下来?

  再说了,自己从阿拉伯起航离开回来的时候,帖木儿汗国的仗都还没打完,马大军、张辅才刚刚会师撒马尔罕,逼着沙哈鲁西狩。

  这两人都算是朱棣一手带出来的,就这么把朱棣撤掉,会不会影响前线的战端?

  皇帝从不与燕王生隙,除非是出了大事。

  一念及此,郑和心都揪了起来。

  “可是燕王膝下三子,谁犯了祸事。”

  听得郑和一语中的,靳江也就不打算隐瞒,毕竟就算自己不说,等郑和回了南京一样会得知,甚至到了泉州就能知道。

  索性直接开口应了下来:“三子闯祸,害民性命,已被法办明正典刑了,燕王教子无方,引咎辞职。”

  果真让自己猜中的郑和只觉心头一疼。

  朱棣三子,朱高炽幼在南京长大,到跟郑和的关系不太亲近,朱高煦、朱高燧两人,哪一个跟郑和不宛如亲兄弟手足一般。

  几十年的感情了,如今岁至中年,痛失挚友,饶是郑和久见生死,履征杀伐,也一时难过的无语凝噎。

  “高炽、高煦两兄弟现如何?”

  既然朱棣都已是引咎辞职,郑和便担心起朱高炽和朱高煦两兄弟来,可别为此被来个一锅烩,那可就太令人扼腕惋惜了。

  “都很好。”

  靳江忙上前两步,为郑和抚背舒气,宽言劝慰:“朱阁老仍居文华殿任大学士,高阳郡王现任北军都督府左都督,赴辽东、漠庭督办剿匪、清寇的军务。”

  一门两个一品大员,也算是皇恩深厚了。

  如此一来,郑和总算是心气稍舒。

  怕的就是朱高燧一人犯错,祸连满门。

  要不然,自己此番回南京,实不知如何面圣。

  论及感情,郑和终究还是跟朱老四一家更亲密些。

  对皇帝,郑和与全大明每一个人都一样,无条件的崇奉将朱允炆视为信仰,更愿意为了皇帝去死。

  但那是公心,跟与朱棣一家的私情并不是一回事。

  两人又聊了几句,泉州港的方向便响起锣鼓声。

  “南华王起了程,咱们可以入港了。”

  郑和深吸一口气,回身看向亲兵。

  “打旗语,船队归港,咱们,到家了!”

  请收藏:https://m.aw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